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代英雄》随想

2023-02-09 17:12 作者:居士主人  | 我要投稿

据称,马丁诺夫因受沙皇唆使,才在决斗中杀死了本书作者,但又有传闻,本书作者酷爱搞恶作剧,马丁诺夫就曾受过作者的嘲讽,两人是因一句玩笑而挑起的决斗------但本书作者真的把玩笑当成了玩笑,其向天发了三枪。不然,凭他能在俄土战争中立下功勋,未必不能在决斗中取胜。总之,作者倒下时不满27岁,几与阿贝尔同龄。

令人欷歔不已的是,在《叶甫根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干掉了连斯基。在本书中毕巧林枪决了格卢恰尼茨基。主人公赢了,主人公的创造者却输了。但或许本书的作者未必把自己想成了毕巧林,却已料到了连斯基是他自己的下场?他在序言中据称毕巧林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创作的;甚至与普希金相反,他否认毕巧林是他的朋友(虽然,后人说他与毕巧林有很多相似之处)。我想作者是不太喜欢这个主人公的,而且恰恰是毕巧林与作者身上有着相似之处,作者才不喜欢。恰如一个人照镜子,总对镜子里的自己不满意,于是挤眉弄眼,乃至一拳打了过去。

不,我想作者未必不喜欢毕巧林。他在序言中说毕巧林仅是他的熟人,若是朋友,必定笑里藏刀云云,不过是愤慨之词。倘若说作者讨厌毕巧林,那也仅仅是因为毕巧林糟蹋女性,不然何以“英雄”称呼他呢?是讽刺吗?然而在书中,英雄一词有没有出现过第二次。但倘若是称颂,又何必在英雄前冠上“当代”?难道毕巧林仅能在作者的时代(1814~1841)称得上英雄,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不再感受到他的英雄吗?

这却与时人对此书的评价相反,果麦文化称此书为小确丧鼻祖(小确丧由村上春树创造的小确幸演化而来),更有网友宣称,尽管其性格像像奥勃罗莫夫,经历似罗亭,但毕巧林最能引起他的共鸣。虽然,引发共鸣的不是其英勇。

抑或,英雄一词,当译作“主人公”?(笔者未解俄语,但英语中hero一词确有此意)作者或是将自己“头脑的冷静考察,内心的痛苦感受注入到了毕巧林这个角色中。但他非常不愿意,毕巧林这个角色仅是他本人的写照,而是希望青年读者们,把毕巧林当作时代舞台上的主角,而主角无疑是由青年们扮演,至于该不该这么演。至于该不该这么演,那就看舞台上的是不是傀儡。



《当代英雄》随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