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速评


刚刚看完《金刚川》,简单说说。
首先,要是打分的话,个人评价在7.5-8.5之间。这部影片绝对不能算是一部糟糕的影片,当然我个人也不会认为它是一部很优秀的影片。
这部影片以一个小视角,一个不太受人重视的视角,来书写解读那场战争,来书写称颂最可爱的人。它没有把视角放在烽火连天的前线,没有放在屹立不倒的坑道,甚至没有放在主攻部队上,而是放在后方,放在守备警戒部队,放在一座桥上。要我说,这部影片如果更名叫做《桥》或许更为贴切。相对于原南斯拉夫影片《桥》,这部《桥》是我方守桥而敌方拆桥。
其次,就手法来说,这部影片,用四个章节来讲述这场战斗。其中前三个章节是彼此相印证的三个不同的视角,两个是我方的,一个是敌方的。不过呢,或许是因为拍摄时间的缘故,这三个视角没有做到相对的彼此独立,而是中间穿插了不少相互的镜头,也就是说,用了不少重复的镜头。个人感觉这样的手法似乎并没有使得影片在结构上相互融合,而是显得有些零乱。
第三,我方的两个视角,一个是警戒部队,一个是守备部队,个人感觉缺少了最值得关注的工兵建桥部队的独立视角。当然,最后一个章节是突出了建桥部队的,也是最有感染力的,只是感觉在结构上还是着墨少了。
第四,影片表现出了我军的大无畏的精神,表现出了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很悲壮。


下面谈谈个人感觉的不足的地方。
第一,整体氛围上,悲壮而缺少振奋。你可以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感受到他们的无畏,但是相对于曾经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等等影片,缺少了鼓舞和振奋,太沉重了,甚至是有些压抑,悲情太重了些。在影片的最后,响起了《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曲,但是乐曲采用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没有了原作那激昂向上的精神,体会不出原作原曲那种铮铮的劲头。
第二,对人物的描写,总体上还是有近些年来时兴的所谓“接地气”,“丰满”,“人性”。很多人总是批评以前的影视剧中人物的高大全,说他们太远离民众了,太高高在上了。但是,我觉得,在那代人身上,在最可爱的人身上,他们就是高大全的,他们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他们就是不一样的。不是他们没有所谓的“七情六欲”,而是他们心中有的是人民,所以他们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能睡大街上。而现在的所谓接地气,则实际上是在贬低他们。
第三,中间的一段故事,似乎有点敌我私斗,特别是对敌方飞行员来说,就是在泄私愤,就是在为私人报仇。这样的一种处理,或许有些想表达敌方不知为何而战。不过个人感觉也有些在模糊对那场战争性质的定义。影片中有敌我,但是看不出有宏观视角下历史视角下的正邪。
以上就是我简单的个人的一些看法。
最后,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