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孩到身价千万,9 年自媒体老炮,聊点付费才能说的干货【附思维导图】

普通小孩到身价千万,9 年自媒体老炮,聊点付费才能说的干货【附思维导图】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区别
在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爆款=选题+开头3秒
b站爆款=
封面+选题
在b站很多优秀的创作者,他们都和用户距离很近
2. 变现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接广告赚钱,优先选数码、家居、美妆护肤、汽车等分区
其他的不是说没有广告,而是说非常难接且不稳定。可能几个月就一个,可能还要返点,非常麻烦
美妆护肤是很赚钱,但想做好美妆护肤的赛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叫“x因素”。
就是这个达人本身,
怎么才能在一个卷赛道里脱颖而出呢?两个点,
第一,方法论
第二,达人本身,极其重要,不是说ta长得好不好看,而是他的脸与表达,和这个领域适不适配他的观众缘。他的脸,他的表达用户得是认同的
如果你不是这种赚钱领域的话,没他们赚钱,自己心里就有点b数。
3. 卖课
如果你就是讲知识的,颜值一般,皮肤一般,身材一般,
那就尽量卖课吧。
大家为什么关注这样的人的账号?
是因为认同他的专业度
认同他的专业能力
觉得他提供的知识足够有用。
大多数讲知识的人变现是很惨的,如果本身不能做出来特别大的爆款,不能够一下涨到几百万粉丝,其实你的广告变现会非常非常难受,而且能接受的广告也大概率不符合你的人设跟调性。
所以这时候,卖课就是个很稳妥的方式。
这里的课,泛指一切知识付费类的产品,包括课程、社群、知识星球、咨询、线下见面会。这些都算知识付费类的产品。
本质其实就是传递知识的 各种不同的承载方式。
你就可以整你比较擅长的
4. 如果是做知识付费的,那长视频优于短视频
长视频本身在知识付费类目,其实它就是在影响用户的心智,就是让用户对你更有感觉,
如果这个人都能听你的一个很长的视频,他大概率是认同你的。
其实知识付费,包括这种知识类的内容,本质上就是构建一种信任感,并且给到信息增量。
短的话,那种信任感跟信息增量增加都不会很高,所以空有播放量,但是转粉率可能没那么高
赞转粉,b站有一个叫做“这个人一共获了多少个点赞,然后他有多少个粉丝”
果老板,发现只要在1:2以内的,就是两个赞能涨一个粉以内的这种创作者,普遍还是可以的。他的这个粉丝粘性啊,用户对他的专业度认同感啊,都还可以。
1:10就是稍微的有点高了,用户可能偏娱乐属性更多了。
知识付费类目,更新频率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更新频率越高,越能够影响用户心智。
还有,用户不可能刷到你的每一条视频,除非他主动看。
本身就有随机性,你更新频率又低,用户一个月见不到你一次,影响用户心智影响的没那么好。那肯定会影响你各方面的数据。
所以更新频率很重要。
还有就是不要太在意数据本身,对于知识付费品类的,因为反正你也没有甲方,没有必要刻意为了数据,为了去迎合流量然后去做一些东西。
其实想提高数据很简单,去做一些迎合流量的东西。
但关键是他不一定能够去解决,你的专业度跟信任的问题。
做知识付费的三要素:
一、信任
二、专业度
三、触达人数
前两个决定转化率,第三个决定的是一共有多少人。这三个就是核心。
5. 做广告
做广告的,一定要把数据不好的删除,因为甲方会给你讲价的。
但其实,其他人数据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但其他人可能把一些数据不好的给删掉了,就显得数据好,但甲方不一定会去看这些东西。所以你的报价就低了。
还有维护粉丝,毕竟,广告类目的话其实你是间接赚粉丝钱,相当于你是依赖甲方去赚你的粉丝钱,然后你从甲方里面去收一笔固定的这个收入。
那这个时候,你就肯定要维护你的粉丝了,要跟你的粉丝多去做一些什么抽奖,动态里面都去给些福利这种方式,反哺粉丝。(抽不抽得到先不说,你这个诚意肯定得表现出来对吧)
这样,粉丝粘性就很高,你的整体数据就会增加起来
6. b站点击逻辑
b站是点击逻辑,
b站的封面加标题,就已经决定了这条视频能不能爆到80%,而剩下的20%,就好好地去做内容,做出有“价值”的,别搞什么套路
7. 在b站,评论比弹幕更有益于流量
所以想引导什么的话,就先引导评论吧,毕竟看弹幕多特么麻烦啊。(说到这儿就觉得科普弹幕挺可悲的,写那么些,结果在一个不合适的地方,你说你自己做个专栏啥的,啊,这个词啥啥意思,有啥典故,多好,非得挤上那点地儿)
以及,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老生常谈了)
8. 避免两个心态
一、觉得赚钱可耻,很多人做自媒体,最后没做明白,因为他们没有持续性的收入,导致他没办法持续做内容。因为大部分做自媒体的都不是极其有钱的人
但是要赚“符合用户预期的钱”,就是用户买这个东西,你也给他铺过这个东西了,你也对得起他,双方互相对得起我觉得就可以,堂堂正正,明明白白,就讲,我要赚钱。但不能赚没良心的钱,把这个讲清楚。
反而那些说,不赚你钱的,你可能更得思考思考,他是不是后面在布一个大局。除非他真是个富二代“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即使有这么说的,也可能是在用某种隐秘的方式赚钱。
二、平常心,毕竟只要有点名气,就肯定有骂你的。如果没人骂你,那太吓人了,他们要把你捧到神坛,接着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你摔个稀巴烂。一开始就习惯被人骂,学着脱敏,并且,如果没人骂你,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你不火,你没什么流量谁骂你啊。没钱赚啊。
有说到你错误的,虚心改正,
有说的你不认同的,记住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争论毫无意义”
9. 一定保持平常心
因为没有任何人能洞穿平台算法,所有的技巧也好,方法论也好,只能提高你的爆款概率,让你相对稳定,但是很难持续做出爆款
果老板在意的是,“做的每条内容我觉得在这过程当中我自己是有收益的”
比方说,我对于这个问题本身看待的更好了
我练习了我面对镜头的刻意表达的这样的能力
我提高了我做短视频的能力
让自己提升,这个就够了
为什么不要在意数据本身,因为你实在解决不了,平台的算法是没有任何人能洞穿的,而且本质上,他也不会完全把这东西公开出来,他也会经常变化。而且洞穿了也没用啊,你去研究完播率百分之几点几,就特么能怎么着?
所以要做的就是用爆款语言,去讲好该讲的、想讲的东西,你做这条视频,你做完了,是有收获的,那就够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但也讲了,你要有基本的爆款预言,如果没有,那你的爆率会进一步下降。
所以基本的爆款语言就类似于信息差
10. 可以试试
不管你是干啥的,你可以搞一下自媒体这件事情,不一定非得要赚钱或者怎样,但是你可以尝试体验一下,感受一下,
因为
一、他门槛不高
二、过程中可以提升4种赚钱能力。
a. 学习能力,做视频,肯定要搜资料,要了解这个东西,你会被动去输入,去学习,而且你通过自媒体的方式给别人讲了一遍,费曼学习法嘛
b. 深度思考能力,因为每天面对市场的不同反馈,要去迭代、调整,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深度思考能力
c. 销售能力,因为你要卖自己,卖自己的观点,让用户感知到你的这个东西很重要,这个本质上也是在练销售能力
d. 用户理解能力,理解用户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真正的需求为何(毕竟不是所有用户都有好好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