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说三国》摘录16(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此系列依up主记录习惯而摘,并不一定逐字抄出。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吕思勉说三国》,吕思勉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1版1印。
前十六篇来自上海开明书店《三国史话》初版本,后四篇来自《论学集林》《三国史话之余》,附录十八篇来自《论学集林》《吕思勉遗文集》等。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长江下流的都会,本来在苏州,后来迁徙到扬州。看秦朝会稽郡的治所和汉初吴王濞的都城,就可知孙吴创业,本在江东,其对岸,直到孙策死,还在归心曹操的陈登手里,自无建都扬州之理。
为什么不将根据地移向长江上流,以便进取?他们发展方向原是如此,然其兵力刚进湖北边境时,曹操的兵,已从襄阳下江陵,直下汉口。
赤壁一战,上流形势稳定了,然欲图进取,则非得汉末荆州的治所襄阳不可。而此时荆州,破败已甚。然吴若以全力攻取,魏亦以全力搏击,得之则不能守,不得则再蹈关羽辙,所以吴虽得荆州,并不向这一方面发展,孙权曾建都武昌,后仍还江东。
据下流而图发展,必先据徐州。然而徐州虽取之不难,并不易守。如此,才决定取荆州。
刘琮降后,曹操要顺流东下,不过一时因利乘便,若专欲剿灭孙吴,自以从淮南进兵为便。所以赤壁战后,曹操四次征伐孙权,都是从这方面来,而合肥的兵力尤重。
①孙吴所以据之者,实在今濡须口一带。都金陵,则和这一带声势相接,便于指挥。
②京口和广陵相对,也为长江津渡处,曹丕曾亲自从此路伐吴,此路不可不防。
③居金陵与京口相距亦近,有左顾右盼之势。
身临前敌,居于适宜指挥之地,乃一将之任,万乘之君,初不必如此。孙权虽有谋略,实仍不脱其父兄剽悍轻率之性质,此其所以必居金陵。
小国寡民之世,则建都之地,要争出入于数百里之间,至大一统之世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