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谈近代中国史之概论与经济基础

2022-01-20 13:17 作者:孽风扫沙吴溪桐  | 我要投稿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然是鸦片战争。其原因在于落后的中国文明与近现代先进文明的落败。我们看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图一笑一哭,而在于在历史上汲取教训而应用诸未来。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有言曰:“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又言“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后一句话我不能苟同,毕竟君主是否覆灭以及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否只是评判历史价值的一个维度,不可作为其唯一量度。一西方历史之评判标准评判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有其失当之处,甚至有其虚无之倾向。也有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史只有权谋,强调个人,故需削减,吾以其略有不当,价值之多维,古史之研究,岂独为权谋哉?所谓人性,方略者,皆可于古史见其一二,所余者,亦不可胜数。中国又未尝不得改革乎?虽力有不及,也有足取。

  然黑格尔前一句话有其可参考之处,那就是要从中汲取教训,教训就在于中国何以落后,又何以反击。

  而中国之落后其实要往前追溯。这里不妨先把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基础稍微提一提。

  中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为其基础,更是把农业推到了相当高的地步。由于当时没有机械化的生产手段,而人口在不断增长,所以就在一些农具和耕作方法上用力颇深。这也就是精耕细作的由来。

  而用传统的那些方法无论怎么样提高单位亩产,也不可能出现如杂交水稻般的神物,故一家的生产往往只用于供给自身,生产力始终有一定的限度,再多的人力物力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而古人要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最关键的在于衣食方面。

  食的问题解决了,衣还还没有解决,女子就作为其分担部分,承担了养蚕缫丝织衣服的任务。这其实是要追溯到黄帝的妻子嫘祖,我在听史诉说里面曾经做过一定的讲述。而男子种植,女子织衣,则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一种生产特征。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铁犁牛耕之发展,社会生产力之勃起,而政治斗争之不断,则有人立于上层,其为地主。地主土地甚多而种不得,而农民土地甚少而不得种,两者之结合,又有鲁国开启先河终而致封建土地私有制之确立。

  这种经济结构在当时是先进的,我们不可一棍打死,毋庸置疑,促进了生产力之发展,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民以食为天此话不假,如是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没有大问题,那么国家定然也没有冻馁之患,也能稳定发展而行稳致远。

  不过,其弊端不断显现,虽有水利,耕作之不断革新,而人民偏安一隅而保守不前,无崭新之思想而有兼并之剧烈。最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之不断提高,对于其他产业需求增大,单一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结构无法满足人类需求,乃令中国落后于世界。

  简而论之,中国古代经济稳而不乱,而停留于舒适圈内,故于近代落后。


简谈近代中国史之概论与经济基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