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画到游戏到二创都很不错的系列

原本是打算在半个月前写的长评,硬是拖到了现在。不过也好,过去半个月里我又入坑了赛马娘游戏,最近还看了一些赛马娘二创(b站以鬼畜居多,在nga上看了不少怪文书),因此可写的东西也比较多。
如题,这篇长评涵盖了整个《赛马娘》系列的内容和评价。我接下来也从动画、游戏、二创三方面,结合个人现实体会来评价它。
动画方面
一般夸赞的作画、剧情、演出之类的,我想已经无需多提。对我而言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是11集结尾的互换ED。
可能有点矫情,我看动画时总会从角色身上找共鸣,或是得到鼓舞,或是反省自己。以前看《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和《奇蛋物语》的时候,我都或多或少发现了自己和作品角色的一些共通点,进而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次在第二季赛马娘的11集ED上也获得相似的感受。
半个月前我去上海和我姬友见面。我们最早是在参加初中时候的比赛时认识的,后来仅靠着微信上的联络维持关系(当然关系非常牢靠,再次见面也没有感到陌生)。而半个月前那次见面的时候,我和她的高考成绩都已经出来了,她因为是提前批招生,所以连录取结果也知道了——同时收到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录取通知。而我的高考成绩,只能压线进一所双一流大学(想当初可是把目标定在上海北京的985名校啊),尽管可以说考砸了,但我认为这终究是在推卸责任,是自己技不如人了。于是那次见面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其实更颓废了(原本就还没从高考成绩的打击中缓过来,接着又潜意识地和同龄人比较了一下,心态全崩)。
直到回杭州之后,我才在微信上和她讲了心里的感受(不想当面说,担心情绪管理失败),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对话(较多图片):








差不多就是这些,当时和她聊到这里的时候,破防泪目了两次。第一次是她说“你要相信你自己”,第二次是“我今日相信你,就如你三年前相信我一样”。特别是第二次,脑子里突然开始播放《木漏れ日のエール》。虽然说我和姬友之间发生的事情没有想东海帝王和目白麦昆那么多,那么深刻,但是那一刻我好像切实感受到了11集ed互换的精妙,因为我现实中的境遇和它在某种程度上巧合了——三年前我姬友中考失利,我相信她,鼓励她,现在我高考考砸了,她也给予我充足的鼓励和信任。
之前在看赛马娘的声优采访时,Machico和大西沙织对东海帝王和目白麦昆之间的关系理解倾向于互相信任而保持距离的朋友。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我和姬友的关系也与她们相似(当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保持距离)。我和她有很多共同话题,思想高度也差不多一致,但在双方观点不同的情况下也会互相尊重(比如我是个自闭宅,而她是现充)和包容。又因为我们两个都是自尊很强的人,所以其实无论是我三年前对她,还是她现在对我,都说不出那种通俗意义上的安慰,因为我们也知道对方真正想听到的不是这些(截图里的那段对话,她比较接近“安慰”的措辞就是“我能理解”)(这时候好像忽然明白11集中帝王对麦昆为什么只是掺而不扶了)。
换个角度想想,其实不必过于慨叹作品中动人的友情或爱情,因为那样的事也发生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可能注意不到而已。
现在生活中的各项事情也步入正轨,一边拜托以前关系不错的体育老师在给体训生训练时顺便指导我复健(高三有小半年没动了,得趁暑假恢复体能),一边为了将来专业的需要去学法语,顺便再抽空给我表弟补课。除了双休日休息,工作日还是挺充实的。
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赛马娘的剧情演出,我现实中朋友的鼓励,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真的非常感谢。
游戏方面
关于《赛马娘》的游戏,我一直憋到高考结束后才打算玩的,半个月前算是正式入坑。一开始确实很好玩,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签到、看剧情、看live游戏了。主要还是玩法上的问题,当然我如果要讨论这个的话,应该把它发在tap比较合适。
所以在游戏方面,我要说的还是从现实层面获得的体会。
在赛马娘育成中,可以通过训练增强五项数值:速度、耐力、力量、根性、贤。最初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太理解根性究竟是什么。但好在我也没有受“狗都不点根性”这类发言的影响,又在过场中看到骏川小姐说的“根性在长距离比赛中很重要”,于是在没有攻略的情况下养起了中长距离水桶马和先行水桶马(自选券选麦昆,抽卡又出麦昆的后果)。这就意味着,即使我前期的支援卡满破率为0,我也养出了根性300甚至400以上的马(当然前三项数值没比它高多少,理所当然地育成失败了)。然而,当我让自己的马参加竞技场(毕竟是低rank,所以是在class1234的时候)和游戏内玩家开房间的比赛时,发现她们在同级马中还算很不错,甚至偶尔能越级反杀。
典型案例,治疗我低血压的(入坑第一天的)黄金船:


然后发现C级黄金船在同rank的马中还不错

另外在竞技场中能越级反杀的马(我不是竞技场玩家,不带红技能马,不使用道具,纯粹为了每日任务顺便蹭礼盒)


(懂了,去练待兼福来)(误)
对于上述比赛结果很好奇的我,开始回看比赛录像,感觉主要原因可能出在贤和根性上。贤倒是好理解,贤不足就开不出技能,那么根性呢?
直到在b站上看到了up主种田萌新的专栏《赛马娘:直观理解五维,可以更好加点》(CV11153522),又结合自己体育锻炼时的感受,算是明白了根性。
以前读初中时因为骨折缺席了一学期的体育课,之后为了体育中考开始了高强度加训,那时候主要练力量和速度。状态最好的时候,举壶铃的重量达到25kg(后期我体育老师甚至让我只用四指提起壶铃),压杠铃锻炼腿部时常态化30kg,最高达到50kg,按理说这个力量对女生参加体育中考而言是绰绰有余的。然而我当时800m模拟考却怎么也快不起来,掷实心球也很容易手滑掷不远,我和老师都很费解。但到了体育中考当天,我去跑800m的成绩是初中以来最快的(起跑时还摔了,最后只有3分30秒,不摔的话估计就能满分)。现在又结合游戏体验,感觉当时模拟考的我缺乏的就是根性,或者说是最后直道拼尽全力冲刺终点线的执念。因此模拟考的我其实在摸鱼(?),只有正式考试时才出全力(?)(为什么有点像皮皮船)
掷实心球的问题也是一样,参照种田萌新在那篇专栏里提到根性与力量的关系:
有力量没根性,普通单杠做得多,但缠绕藤条的单杠做不久
有根性没力量,无情铁手,缠绕藤条的单杠可以吊很久,但做不了几个
实心球的表面是凸起的小点(增加摩擦力),我应该不至于被这些小点弄疼,但紧紧捏住球的时候就有可能会不自觉减小力量。
而在我初三为了激励自己复习,于是报名校运会的1500米长跑时,又在最后阶段完成被超和重新反超(感谢摄影师同学,他当时大喊了一句,我突然回神又冲起来了)。那时候支撑我冲刺的是什么?应该还是根性,因为耐力已经差不多了,这时候根性就像忍受力一样,只有我足以忍受越来越困难的呼吸和腿部的酸痛,我才能再次加速。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根智流才是王道,不仅是比赛时才讲,生活中也要有根性,能坚持能忍受,不放弃。
二创方面
在b站上看到的赛马娘二创好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皮皮船老乡活,一类是梦回11年b站活。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真好啊。
而且因为现在看赛马娘的人不算多,整体的氛围也很好。
在看nga怪文书之前,我一直不能理解“好怪哦,再看一眼”和“怪就是好,好就是怪”。但是当我也看怪文书后,当我这两天因为怪文书上头熬夜到凌晨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了这两句经典。而且在nga(或者说只要是在贴吧或论坛这类空间里)看怪文书,有一点绝妙的体验——除了二创作品本身,坛友们的回复也很耐看,有的逗乐,有的分析人物和剧情。我也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但是在看怪文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能称得上普遍的现象,我迫切想知道原因是什么,目前仍处在分析中,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什么头猪:
特雷森学园大概率特雷普学园,学生会恐成黑社会
北部玄驹大概率扭曲帝王厨,暴力担当
鲁铎象征(皇帝)扭成本马性格(某种意义上忠于马设?)(因为某不可抗力因素,似乎鲁铎象征的纯爱文并不存在?)
原创马娘被雷普,一般设定是高根性,低智力(所以智力低更容易被骗去雷普?)
纯爱怪文书不多
麦昆很少处于扭曲中心(为数不多的正常人)(还是说这是因为我麦昆单推人的滤镜)
从离谱的剧情看,马娘似乎不受法律限制(?)
……
上述大部分存在不符合原作人设的情况,但为什么看起来没有违和感,我们也津津乐道。
许多怪文书的剧情如果抽出马娘的成分,就会变成烂大街的狗血,然而看的时候却并不会觉得狗血。
如果说游戏和动画的侧重点在运动竞技,怪文书似乎对偶像成分分出了很多重心(比如说饭圈现象)(不要看别人,说的就是你北部玄驹)。看完怪文书不由觉得,原作真是一个温馨可爱的世界。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一共写了三千多字,把我对这个系列和系列的延伸的所有感受都表达出来了,感谢看到最后。我们一起期待《赛马娘》系列的新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