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绛彩大家王凤池的历史生平将改写,他于1890年、1891年重回景德镇再创瓷画。

2023-06-13 16:30 作者:欧扬峰  | 我要投稿

这只王凤池浅绛帽筒兜兜转转来到我的这里,似乎有种使命,想让我来重新陈述王凤池的一生,这将是改写王凤池生平事迹的一只帽筒,史料价值盖过其帽筒价值本身。 对于王凤池的研究,大有人在,但是这种帽筒的史料价值将是颠覆性的,据史料记载,王凤池于1875年没有回到翰林院,直接分发江右任知府,王凤池到任后,在处理好政务之余,喜欢吟诗作画,经常到景德镇御窑厂参与瓷画创作,与御窑厂金品卿、王少维商讨彩瓷浅绛绘画艺术并一起创作。据之前史料和实物记载,王凤池独自创作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丙子(1876)和三年丁丑(1877)两年里,补授南康知府实缺之前这段时间,在珠山南麓御窑厂内的环翠亭旁辟有陶室“敬事轩”,从事瓷绘。 之后王凤池1880年回籍,1889年,他与刘凤纶合作修编《兴国州志》,1898年王凤池去逝。史料记载就这么多。 然而我的这只帽筒加上中贸和京古曾经拍过的“王凤池粉彩孔雀笔筒”,给王凤池的史料再加一笔,而且非常颠覆性的,这个颠覆性的信息就是王凤池其实于1890年和1891年这两年期间又重回景德镇从事瓷画创作,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首先看我这只浅绛帽筒的王凤池提拔“庚寅之仲秋月写于昌蒲珠山静画轩之东窗”,王凤池书”。中贸京古拍过笔筒的提拔是“辛卯初夏月写于静画轩之东窗,凤池书”。庚寅是1890年,辛卯是1891年,两件器物都有“静画轩之东窗”,相互说明1890年和1891年其实王凤池又重回景德镇,在一个叫“静画轩”的场地从事绘画瓷器创作。

如果没有我这件器物的涉及“昌蒲珠山”地名以及王凤池的全名,那件笔筒完全不能说明就是王凤池之物,原因:1,中贸京古拍的这件笔筒显示时间是1891年。2,中贸京古拍的这件笔筒没有标王凤池的全称,只标了凤池两字。所以当很多收藏爱好者面对这样的笔筒器物就不敢保证一定就是王凤池的东西,因为毕竟根据历史记载王凤池创作瓷器年代在1876年和1877年,而1880年就回老家了,怎么腾空冒出1891年,而且也不是王凤池全名,只是凤池两字,再加上这件笔筒是粉彩非浅绛彩,所以这件笔筒最终没有体现王凤池该有的价值,虽然拍卖公司认可是王凤池的,但当时可能有人认为不是王凤池的。不过那件笔筒看底也确实是官胎的,说明王凤池重回景德镇还是有一定地位。 所以我的这件帽筒对于研究王凤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帽筒的提拔上有年份,有景德镇的地名,有王凤池全称呼,结合那个笔筒相互都有的“静画轩”,直接给王凤池的生平增加了一笔:王凤池于1890年又重回景德镇,一个叫“静画轩”的场地创作了瓷器。至少根据两件器物可以说明1890年,1891年王凤池需要改写的 历史生平。 这个帽筒既然到我手里,是应该有这个使命说出来。

 

浅绛彩大家王凤池的历史生平将改写,他于1890年、1891年重回景德镇再创瓷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