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极自由之路》第二十章 态度和行动

2023-09-07 21:24 作者:牧大王  | 我要投稿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和行动应该一直有意识地被用于成长。那样的话你无时无刻不在成长。记住,当你不成长的时候,就是在倒退。

所有的态度和行动都应该指向开悟,以自助和助人的方式。

对一切生命抱持无害的态度,不要求他们像你希望的那样行动。正面的说法就是:用爱的态度对一切生命,允许他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行动。

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一个相等但相反的反应。这就是回偿法则,也称业力。

每日的辛劳只是浪费时间,除非你能从对它的持续抗拒中学会你想知道的东西。带着爱去做,并负起全责,抗拒就会消散。越少地忙碌奔波,转而更多地寻求并看到真我,就是越正确的方向,生活也会因此变得越容易。

每一个行动和每一个态度不是前进就是倒退。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若不是朝着真我的方向,就是在阻碍无上幸福的到来,并让痛苦得以持续。

决定你生活的目标,然后找到最短的路径。

每个人都是在做着他/她想要做的。

告诉任何人所有事并不好,除非他们需要。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社交上,把它用在开悟上。

你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么。

你所做的任何事,只要不跟成长有直接关系,就是在浪费时间。

如果负面的态度和行动对你有吸引力的话,那么你只会对负面的态度和行动感兴趣。

不要评价他人,让他们评价他们自己。

“我会试试看”意思是“我认为我不能”。这就是为什么“试试看”无法做成其它事。不要试试看了,直接去做!

如果你连自己都做不到,你还能告诉他人怎么做吗?

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是由我们自己导致的。

“我不能”意味着我不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匆匆忙忙的人都是忧心忡忡的,忧心忡忡的人都是匆匆忙忙的。

每个人做的是正确的。

你越遵循相互依存法则,就越能自然地贯彻它。

赞美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鼓励并助长自我。

每个行动和念头若非从有益于他人出发,就是在创造束缚和限制,因为它必会实现。

态度远比行动重要。

不管发生什么在你身上,其严重性都取决于你对此的态度。

不管多糟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只要知道是你创造了它,你就能改变它。

试试看是不去做的借口。

如果两个人打架,我们应该阻止他们吗?如果是相互的,那对他们而言就是合适的。

合理利用你的时间,只照顾你的需要。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创造需要之外的东西上。

将时间用在对喜悦或无上幸福的寻求上。剩下的则是待在永恒的快乐中,不分昼夜。

依赖对成长而言是致命的。

依赖关系不允许你为自己考虑,它承认你对其他人的依赖,并阻止你看到你的无限性。顺从就是依赖,为了想要获得认同,不得不做他人所做的。一个独立的人总是古怪的,无法被社会所理解。

你所做的每件事都由内在驱动,由你已经到达的存在状态所驱动。

所有行动都是仪式。

你要去理解人们语言背后的东西。

生活应该只由两种事构成,一种是能帮助我们成长的,另一种是能帮助他人成长的。

哭是由做不到的感觉所驱动。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能做点什么,就不会有悲哀,因为我们的念头更倾向于去做而不是只想着“哦,我做不到,我很无助”。如果你认为你能做到,你就不会哭泣。如果你下定决心去做,你就不会哭泣。不向悲哀屈服。让悲哀终止吧,在它到来时告诉自己“你能做到”。

错误只由我们自己造成!意外只有我们自己造成!

若要对你自己之外的事感兴趣,你就必须从对自我的兴趣中脱离出来。

你不能在人们脆弱时给予他们支持,那会伤到你自己。

任何建议都会返回给你,它是业力的盟友。

如果你要解释什么,请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你能接纳什么,它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能帮到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明白这一点会让你的成长加速。

没有什么事是不好的,那只是在回家的路上犯点错。

“建议”是自我在玩上帝。

视角不同,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同。在粗钝的眼中,一切都是粗钝的。在智慧的眼中,一切都是智慧的。在真我的眼中,亦是在无限的眼中,一切都被看成是无限的真我。

对待儿童和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的行为应该是一致的,而不是对一个人一种方式,对另一个人却是另一种方式。

一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由他基本的动机所驱动,因此他在所有情境中的表现都会比较类似。只有自由的人不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自由的人让人难于理解。

你对这个世界的行为会和你对你父母的行为一致。

不借用他人经验的人是笨蛋。吸收他人经验的人才是聪明的。

你对任何事的态度要么会成为对你的福佑,要么会成为对你的诅咒。

我们总是想要确认自己的感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但最好是寻求事物的真相。

对不诚实的人完全信任,那么他就会对你诚实。

请求原谅的人,是在谴责他自己。

不要再自我防御,改变自己!

我们不应该有同情的感觉,因为同情是对他人的痛苦给予支持。慈悲是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

如果他们认为同情是爱,你应该让他们好好想想。如果他们想要的是同情,那你什么都不应该做。你不能加入他们,你只能随他们去。

复杂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紧张是因为想要同时走完全相反的道路。

做个怀疑论者是不错的,如果它推动你想要去亲证什么的话。

不执着是通往幸福的路径。关注一切但不执着,仅仅作为借用,并带着感激使用它们。

以服务的心履行世俗职责,否则你就是在限制自己,限制你的意识,限制你的成长。

仅仅是行动,但不关注结果。如果是好的,OK;如果是坏的,也OK。结果是怎样并不重要。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对它执着或厌恶,这样你就能超越这个世界。

行动本身并不会带来束缚,带来束缚的是想要作为的感觉,错误地把自己看成是行动的作为者引起束缚。

只要我们记住我们是什么,那么无论做什么都不重要。

如果你的兴趣是上帝,那么你只应该谈论上帝。如果你是走在觉悟之路上,那么永远都只谈论上帝,或者生存所必需的事,其它一概不谈。谈论上帝之外的事只会拖你后腿。任何时候你不是在谈论上帝,就是在谈论跟上帝相反的事。

永远不要让所说的打扰到你。

任何让你烦心的事不是来自你之外,而是来自你的内心。

叛逆好过没有能力叛逆。而最好是以接纳来代替叛逆。

内心充满感恩是非常愉悦的状态。想要永远快乐?那就保持感恩状态。

没有怀疑,你就能做任何事。

当你坚定信任上帝时,便不再有怀疑。

看不到障碍意味着不会有障碍。

得意的人必会沮丧。

每个人都应该是你的朋友。当你的目标是开悟时,必须平等对待一切生命。

众生平等,这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几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抹杀上帝。

当你能接纳一切时,便不再迷惑。

有一件事我们不能做,那就是放弃我们的主人翁身份。我们只是盲目地相信我们能,盲目将我们的力量交予他人来伤自己。

讨论好行动和坏行动就是在讨论你在幻觉中是好还是坏。要认识到根本就没有幻觉!

当你足够有智慧时,你所听到、看到或读到的一切都只是对真相的确认。

避世不会带来宁静,但是会清除念头。

逃避问题不会让你平静。逃避混乱的那一刻,只会再次遇见混乱。

唯一的平静来自内在,在那里,没有人或事能够打搅到你。

最大的慈悲是知道没有什么慈悲是必需的。

最正确的行动是完全无私的。

你能做的最好的两件事是:持续地问自己“我是什么”,以及成为“观者”而非“作为者”。

最好的行动就是顺其自然。

存在高于作为,作为高于拥有。

你越多的只是顺其自然,你就越能意识到你是整个世界,所有人以及所有一切。你越是行动,就越被行动所限,因为你所做的事对无限的层次是极其微小的!最好的行动是待在无为的层次里,成为这个整体。大师帮助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将所有人都视为大师,以此来支持他们成为大师。所以把 70 亿人都看成是大师,以此作为对他们的支持,难道不是最佳行动吗?

一个感到满足的人不需要行动,不满足的人才会行动。

在实相中,没有什么需要做,没有什么需要达成。如果你能意识到这点,你就圆满了。

最好的行为方式是像大师一样行为,视一切为平等,成为观者而非作为者。保持这种状态,你就自然进入开悟的状态。

成为你本来的面目!成为真我!

当你不再努力时,你就成为了真我!

所有行为都应该反映无自我或真我的特性:永恒,视一切为平等,只看到真我,只看到完美,对好运坏运无分别心,认同一切,对褒贬无分别心,只在真我中快乐,完全被动,完全谦卑,不是作为者,无欲无求,冷静,不执着,包容一切。

 


《终极自由之路》第二十章 态度和行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