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振兴中华——《魔神之脑-理论篇》(6)

由于时间仓促,译文错漏缺点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涉川难波,pro,第11期雀龙位,天凤十段,著作《麻雀魔神の読み》。
=======================================
免责声明:
文章的著作权等各种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原书版权归作者所有。译文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果你喜欢本文并有幸让你产生了转载的想法,请注明原作者、书名以及译者,谢谢!引用译文而造成的法律后果与译者无关。
书名:《麻雀魔神の読み》 作者:涉川难波 译者:深思 校对:轻风
我只是苦力搬运工~
=======================================
第十节---对复杂型的处理
难以抉择的形状的打牌指针
麻将的其中一个困难之处在于遇到复杂的形状时会不知道切哪张才是最优的选择。形状过于复杂而感到不知所措这样的事情,只能靠大量的打牌来习惯这些形状。但是在形状没有那么复杂的时候也会有不知道该切哪张牌比较好的情况,这里有一个谁都可以马上记住的切牌理论。这节要说的就是关于遇到难以抉择的形状时的理论。
① 南家、七巡目,dora是2s

② 东家、六巡目,dora是6p

③ 东家、配牌,dora是白

我们来看看以上的这些牌姿吧,假如大家的点数没有变化,那么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切牌呢?
首先是①。遇到这种对子比较多的形状时,很多人都会选择把对子切掉,然后留下嵌张搭子吧。把对子拆了的话,损失的进章只有两枚,但是拆嵌张搭子的时候损失的进章是4枚。虽然这个理论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完全没有考虑到鸣牌的情况。
‘吃’和‘碰’哪个比较强不用想也知道是碰比较强。
‘碰’可以碰三家。
所以比起‘吃’有更大的优势。有时想把嵌张鸣出,但是下家或者对家将你想要的牌切掉了导致你鸣不了的情况并不少见,‘碰’的话就没有这个顾虑。这个差距即使损失两枚的进章也是比留嵌张有利的。
鸣牌手的场合,需要重视对子。
所以这里切掉24m的嵌张搭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看②。打麻将时应该以完全一向听,也就是到一向听的时候留下的形状是类似233m67p55s的即可以横向发展也可以纵向发展的全好型为目标。所以233p的3p应该尽可能留下,然后将哪边的一个嵌张搭子拆掉变成了正解。但是,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这个手牌的瓶颈在于拆哪边嵌张搭子,但是在看不出这两个搭子孰优孰劣的现在就去决定拆哪边的搭子,所要背负的风险太大了。因为没必要背负摸入事与愿违的牌的风险来以完全一向听为目标,所以这里就把233p的3p切掉留下两个嵌张搭子吧。
迷惑的时候就采用6部分打法。
所谓的6部分打法就是在一般和了牌型的1雀头+4面子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搭子,就是将哪个搭子最终会用不上这种结果论先放在一边的意思。这个打法在你搞不清楚哪个搭子比较强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所以请大家牢记。
最后我们来看③。
大家应该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像这样几乎全都是愚型的形状而不知道切哪张吧?对于这种场合应该切哪张,我有一个提倡的理论。
全愚型的场合,以奇数的枚数来构成。
这样说你们可能不太明白,我来仔细讲解一下。
首先偶数枚数的形状就是2468m、3577m之类的形状,这样的形状虽然姑且有着三种进章。但是比如2468m,进了37m的话就会留下一个嵌张,而进了5m的话就会留下28m的浮牌,所以并不能说是好的形状。3577m的话,进了47m虽然能做出一个面子,但是进了6m的话又会多出了37m的浮牌,这样对手牌的平衡并不好。
使用了4枚手牌,从这个进章数以及留下的形状来看也不是那么令人高兴,所以应该切掉一枚,使搭子变为246m、468m、357m、577m之类的形状后,虽然能构成面子的进章只有两种类,但无论进章是两种类之中的哪一种,切掉一张浮牌之后就可以形成一个面子。比起持有4枚的情况来说因为减少了余剩牌的数量所以能够取得平衡。
对于麻将来说,拿着很多没用的余剩牌是最危险的。因为偶数的愚型容易出现余剩牌,所以早点把它们变成奇数型吧。
说回③的例子,万子和筒子都是5枚,因为都是奇数型所以没有问题,然后就是4枚型的索子了,考虑到鸣牌的可能性,这里切8s是正确答案。
这里将以上的理论总结一下:
① 走鸣牌路线的手牌应该多留对子。
② 6部分打法对于决定不了应该切掉哪个搭子的时候很有用。
③ 不要留偶数型的愚型搭子,把它们切成奇数型的搭子。
这些理论每一条都很重要,希望大家能记住。
前往魔神的道路10---鸣牌手要多留对子,迷惑时用6部分打法,构筑奇数型的愚型搭子。
=======================================
第十一节---立直
立直的基准
相信大家经常都会遇到对于要不要立直感到疑惑的情况。特别是对愚型听牌,是不是要先制立直而感到烦恼。这一节就对于立直的基准进行讲解。
首先,希望大家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
立直非常强大
立直并不是独立的一个役,它还包括了‘一发’和‘里dora’的附属役种,而且还能让对手不能自由的打牌。
听牌后放弃有如此多的附加价值的‘立直’的手牌基本上是没有的。因此,基本观点就是听牌即立直。也就是说,应该烦恼的并非“是否应该立直”而是“是否应该默听”。这样说的话把立直基准换成默听基准比较好。
然后,在什么情况下默听是比较好的呢?这里提出几道比较容易迷惑的例题,看一下下图。
全部都是东1局,南家,7巡目。

首先是①。这个是无役嵌张dora1该怎么做的问题。这个已经是音速立直了吧。能使待牌改成良型的只有5m,提高打点也只有6p实在是太少了。明明立直dora1自摸加上里dora的话就是满贯的决胜手牌,就算待牌不好也请强硬的立直吧。但是,被先制立直的话,就并非如此了。要根据场况与点棒来决定该怎么做。
接下来是②,这次是有役的愚型。而且现在的待牌并不好,可以改成良型的有6m8m3p这三种另外也有替换dora的一手。立直后荣和也只有2600。这样的话这里就默听……这样想可不行,这个也应该立直。
听牌形状的改良只有3种的话,说实话也并不是很多。为了如此少的改良来舍弃立直的优势是并不好。听牌形状的改良没有4种以上的话就不用考虑等改良了。老实说4种已经算是少的了,我的基准是有5、6种改良才会考虑默听等改良,如果巡目到了8巡左右的话就算有5、6种改良我也会即立,立直就是如此强力的役。
手牌里已经有一役的话基本上什么都立直。
依赖一发和里dora来打麻将绝对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充分理解规则后就会发现比起去做手役,期待里宝才是更实用的打法。
最后我们来看③。这已经是断平三色确定的牌,默听也是满贯确定,自摸6m就有跳满。很多人说默听也能满贯决定的牌就应该默听。所以这里就默听…才不对。这个同样应该立直。
的确满贯已经十分大了,想要确确实实的和了的心情也能够理解。但是现在还只是东一局而已。虽然与被直击对手可以拉开16000的分差,但与没被直击的人只能拉开8000的分差。8000的分差对亲来说只是一个2000all自摸的距离而已,好像也没有领先很多。
考虑到东一局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很漫长的对局,所以这里就应该强硬的立直,把目标定在跳满甚至倍满自摸的局面。如果这是南场的话选择默听也不坏,在东场,待牌并不坏的话就强硬的进攻吧。
经过以上的例题,所有立直的结论都已经出来了,因为是如此强力的立直。在平场应该选择默听的情况是除了上述例子的,“无役愚型”“愚型满贯以上”这类的情况。另外,经常会见到的“因为自摸回数少而选择默听”这里也不太推荐。如果是应该立直的手牌,就算自摸回数少也应该尽量去立直。因为如果和了的话打点很高,而如果对手弃和的话得到流局料的概率也上升了。
先制听牌的话基本上都立直
将以上这点记住,事实上大部分的手牌就算立直了也不是那么坏的。
前往魔神的道路11:手牌有一役的话基本什么都立直,高打点并且是好型的话在东场就强硬的立直吧!
=======================================
魔神的独白2 小学生时代
我知道了麻将这回事儿,更确切的说,知道了麻将的理由是因为家里有许多的麻将漫画。如果想要读漫画的话就有相当大的概率随机拿到麻将漫画。
因为这样,很自然的读麻将漫画的机会有很多,这个漫画里的人们在做一个什么游戏呢,那个时候的我还不能判断出来所以一直非常好奇。
问了父亲之后则被告知“对你来说要知道这件事还太早了,等你成为小学生之后再告诉你吧。”所以对成为小学生这件事一直十分的期待着。(虽然现在觉得对小学生来说也还是太早了……)
然后终于成为了小学生之后根据约定的一样被告知了麻将规则的我,首先从除了和牌以外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下开始一个人打麻将了。一个人配四人分的牌,机器咕噜咕噜转动的时候一个人打四人分的牌。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悲伤的场景啊。
一开始就算只是这样也觉得十分愉快,不过人类果然是欲求不满的生物啊。仅仅只是持续的做和牌形状的话,就会以谁的和牌而告终,之后就又会重复同样的事情。我对这样单纯的反复操作感到厌倦了。
然后我学习了役种。考虑着役种的同时打牌感到了更加的愉悦,不在感到厌倦继续投入到了这个不断重复的行为之中。因为这个的原因,即使还是小学生的我也对门前牌效率变得相当拿手了。如果当时有小学生牌效率选手权之类的东西的话,我甚至连取得优胜的自信也有哦。
然后当那也逐渐变得拿手后,终于渐渐明白了复杂的点数计算之后的我已经不再满足于一局的胜负了,将点棒平均分给四人,与实际的麻将一样以点棒为目标的一个人的东南战开始了。
实战起来令人惊讶的愉悦。虽然到现在为止也一局一局的打了许多,但是即使这局打完之后战斗也仍然继续。仅仅如此就让我的童心欲罢不能 。点数计算不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因为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里,那个时候只能去寻找在漫画里似曾相识的情况,然后采用和那个相同的计算点数。
然后虽然愉悦的持续做着这样的事情,果然人类是会不断涌现出欲望的啊。这一次则是,好不容易打完了东南战但那也结束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会从新开始新的东南战,我对这样的事情感到了不满。然后我想到了在那个地方分出A-D四个人,将每一回的战绩记录在纸上,很快我便付诸与行动了。
我再一次感到了十分愉悦,纸上写着的战绩也在不断增加着。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个问题。一开始是公平的打着,但是到了中途我渐渐喜欢上了D先生。D先生手牌好的时候就故意把他家的手牌从难以前进的方向上打,D先生摸到了不要的牌时还能发动奥义——自摸切之后再摸一张牌直到摸到想摸的牌为止。
然后结果就变成了D先生压倒性的胜利,果然D先生很强呐我自豪的想到。
D先生的压倒性胜利剧本还在持续着。途中我终于察觉到了总是这么偏袒D先生是不行的,很多次都想停止这么做,但每次醒来之后任然无法停止对D先生的思念,结果D先生的不正打依然持续着。
然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直坚持不懈的记录着的纸不见了。一直以来的幸苦在一瞬间消失了。诶诶,那当然会哭出来的吧。那可是比勇者斗恶龙的保存记录消失了还要悲伤的事情啊。
但是我那时却没有陷入消沉,从新做了一张新的战绩记录纸继续记录着战绩。当然也没有忘记偏袒D先生的事情。就这样,我的小学时代也快过去了。
仅仅写着这些事情的我,就好像是只玩着一个人的麻将非常寂寞的孩子一样,但还是请不要误解。我也会很普通的和朋友一起外出玩棒球或者足球的。游玩结束后在晚饭开始之前的时间里打打麻将。
顺便一提记得最深的是,打棒球的时候,全力投出的高球明明挥空了还硬说是半挥棒然后判了坏球。现在想起来也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