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感知为基础的生命价值

2023-06-12 17:29 作者:北圆月初  | 我要投稿

既然要谈论生命的价值,那自然首先要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对每个人来说,他所摆脱不掉,总是相同的一个属性,是他们属于动物,他们拥有动物的躯体,而再基础的,他们都是生物,他们都有生命。因此,如果想要得出生命价值评价的一般规律,首先就要从生物的生命价值着手,来探究那些对生命总是有价值的事物。

对生物来说,他所具备的感知是他对任何事物作出反馈的基础。固然,他可以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对外反馈,但这种反馈对他自己来说是没有确定的意义的,而外界的所有变化对他来说也失去了意义,因为他已经无法知道。可以说唯一勾连着与外界联系的就是生命的物质载体的延续,但由于失去感知,生命本身对生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虽然承载生命的物质仍然和生命有联系,但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没有感知的生命就失去了倾向,而没有倾向则无所谓意义。他无法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事,他既感知不到为了什么,又感知不到要做什么,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没有感知,那么,他的生命自然对他是毫无价值的。

因此,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生命的价值的根源是否就是感知,但我们知道离开了感知生命就无法有任何价值,感知对生命的价值至关重要。那么,在承认感知必要性的基础上,那更深层次决定我们生命的价值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对一个生命来说,假若他的感知接受到的都是负面的体验,他所有的感知告知他的是一种驱离的体验,告知他要远离他所感知到的全部事物,那么对他来说,他假若能把这种感知稍微凝练,他就只能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欢迎他的存在,或者他不欢迎这个世界的存在。对他来说,他肯定是要避免负面的感知的,因此他有两种选择:消灭世界,或者消灭自己。问题是,对个体来说,世界是无限的,而无限则是无法消灭的。或许有人会提出把自己与世界隔离开来的办法,这也的确是一个办法,因为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使感知无法承受,而不是这个世界使这个生命无法承受,但这又创造出了另一个世界,而在这种情况下生命又不是存在于所有感知都是负面体验的世界,而这就背离了在最初提到的假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生命只有消灭自己这个选择。如果要贯彻假设,消灭负面体验本身对生命来说是不是一种负面体验呢?问题是,这是一个确定的逻辑,假若消灭负面体验本身对生命是一种负面体验,那他就不会去消灭负面体验,问题是这样负面体验本身的定义就消失了,负面体验就不是生命所需要避免的东西了,而避免负面体验又是生命内在的本能,因此消灭负面体验对生命来说是一种正面体验。更何况他并没有直接感知到正面体验,他所感知到的是感知的消失,连带着负面体验的消失。

而要是假若他的感知接受到的都是正面的体验呢?那对他来说,他感觉这个世界欢迎他,他也欢迎这个世界,那么结束生命对他来说是远离这些正面的体验,而生命对这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对他来说失去正面体验本身就是一种负面体验。因此对他来说,生命是不能放弃的,生命是宝贵的,是充满价值的。

因此,决定生命价值的是感知的性质,而且是对整个生命中的感知的总和。对生命来说,如果感知中他的整个生命没有任何可以珍惜的东西,那么他的生命也就不是什么可以珍惜的东西;而如果他在生命中有一个视若珍宝的东西,那么对他来说不论怎么样,他的生命并非毫无意义,他有血有肉的活过,他的生命有所价值。

但这并不是终点,感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外界事物对感知的媒介造成了影响,而媒介本身如何把这种影响转换为感知更加重要。虽然外界事物为感知提供了来源,在整个链条中非常重要,但显然研究感知的来源没有任何意义,感知的来源重要的地方知识在于它提供了感知的存在,但是从我们在上文对生命价值的简单讨论中,我们又能知道,存在本身是无法作为一种价值的,它的价值是依附于所承载的东西的。况且,感知的形式是独立于外界的,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虽然影响本身是不同的,但仍然能够转换成相同的感知;虽然影响本身是相同的,但仍然能转换成不同的感知。因此,我们要研究生命的价值,就要从感知的形式来着手。

而这时,我们就要明白,人类虽然是动物,但人类又不是动物。相较于一般动物,人类具有意识,具有精神上的结构,并且相对于其他动物最为发达,能够多层次的复杂的精神结构。而这种精神上的结构,就给予了人类不同的感知的形式。因此,我们不妨从感知的形式着手,不仅分析对外物的一般动物性感知,还要分析外物在不同精神层次上的感知,并且粗略地估计如何总和不同层次上的感知,从而影响价值判断。

人类除了一般动物性的感知,还能对这种一般动物性的感知通过已有的精神结构进行感知,而在此基础上,又存在更高层次的精神结构,能对感知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感知,而这些感知虽然在不同的精神层次形成,但在总和时的权重又是又负责总和的精神结构给予定义的,而这种总和又是一种感知,只不过这种感知就决定了人的行动。到这里我们发现,感知的形式本身即使是精神的,也不得不通过感知来对生命具有意义,更不必说需要被感知的形式处理的外界影响了,而如果我们要去规定生命的价值具体应该怎么实现,那就不是本文应该呈现的内容,因为那就涉及到了具体环境下如何去追求生命价值最大化。

因此,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结束了,并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命价值的基础,生命价值的根源在于感知的性质。

以感知为基础的生命价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