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基础学音乐·自学乐理】173※-移调乐器

2022-12-18 17:05 作者:十方折叠  | 我要投稿


00:09


移调乐器、记谱音高与实际音高

移调乐器:记谱音高与实际音高不一致的乐器

记谱音高:记录在乐谱上的音高

实际音高:实际演奏出来的音高

比如某移调乐器,看着乐谱上记录的D音,演奏出来的却是C音,如下图:

移调乐器的分类

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记谱音高与实际音高不一致的现象?

因为八度移调乐器自身天生的音域过低或过高,为了让记谱简洁易识别,才形成了跨组别平移八度的记录方式,但演奏的音名不会改变。

①八度移调乐器(八度指纯八度

这类乐器自身的音域天生很低或很高,因此约定俗成规定这些乐器要高八度或低八度记谱。

a、低八度乐器

常见的低八度移调乐器有:低音提琴、低音长笛、低音大管、吉他,绝大多数男声……它们都是实际音高比记谱音高 低一个纯八度

以下图低音提琴为例,如果按照实际音高记谱会在下方加很多条线,于是规定低音提琴的记谱要高一个八度。这里的实际音高是大字一组的EFGA,在记谱上就会写成左边大字组的EFGA,这样看谱就要方便很多:


低音提琴的演奏家看见左边这份谱,拉出来的实际就是右边这份谱的音,因为已经默认了这样记谱,就不用自作主张,给左边这张谱的下方加上“低八度记号”,这样和右边这张图重复,就称不上低八度移调乐器了。


吉他

比如中央C在吉他上是“五弦三品”,但实际上五弦三品发出的实际音高是小字组的c,这也是为了看吉他五线谱时,不用频繁切换,基本只看高音谱号:


b、高八度移调乐器

比如短笛

短笛自身音域较高,因此约定俗成地会把实际音高往低记一个八度,也就是看着记谱音高吹出高一个八度的实际音高,如下图:



木琴

钢片琴


此外,还有高两个八度的移调乐器,比如钟琴、古钹

钟琴


非八度移调乐器(注:八度指纯八度)

主要是各种管乐器,它们演奏的音名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看着乐谱上的D音,实际奏的是C音,如下图:


早期的很多管乐器很难把所有的半音都奏出来,即使一些能奏出来,音色却不怎么好,所以同样一种管乐器,常有多种尺寸的型号,这些型号的“本调”都不在C调上,主要是用来满足演奏不同调的需求。


以单簧管为例:

在单簧管家族里,不仅有C调单簧管(现在已不常用),还有♭B调单簧管、A调单簧管、♭E调单簧管,各自之间本调不同音色也有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看到记在乐谱中的某一个音时,采用的是相同的指法。这是为了方便单簧管演奏家较为轻松地在单簧管家族里使用其中任何一个调的管,如果换一只管,面对同样的乐谱连指法都大规模变了,无异于完全换成了另一件陌生的乐器;


但面对同一个音,采用相同的指法,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比如乐谱上写的是一个C音,那么拿起C调单簧管,想的就是“下加一线这个音”的“指法”,由于C调单簧管本调就是C调,它吹出来的当然就是C音;如下图:



但当换上♭B调单簧管,看到这份谱想的还是“下加一线这个音”的指法,因为单簧管家族看到乐谱上同一个音的“指法”是完全相同的,又因为现在拿的是♭B调单簧管,本调是♭B调,所以用“下加一线这个音”的指法吹出来的就是♭B音;如下图:



如果再换成A调单簧管来看这份谱,想的仍然是“下加一线这个音”的“指法”,但因为现在拿的是A调单簧管,本调是A调,所以用“下加一线这个音”的指法,吹出来的就是A音;如下图:


同理,用♭E调单簧管去看“下加一线这个音”的指法,吹出来的就是♭E这个音,如下图:

所以,演奏家只需要看着乐谱,按照单簧管家族里相同的指法去奏就好,但实际演奏的到底是哪个音,哪个调,取决于他用的是家族成员里哪一个调的单簧管。而这些记谱音高与实际音高的差距是作曲家提前应该考虑好的,主要责任也是作曲家的。


再以长笛这个木管乐器为例:

本调是C调,看着C调的12345671,就会运用【长笛家族的12345671】的指法来演奏,又因为它的本调就是C调,吹出来的当然就是C调的CDEFGABC,如下图:


但长笛家族里还有一个叫做中音长笛的乐器,本调是G,演奏家换成中音长笛后,还是看着这份C调的12345671,脑子里想的还是【长笛家族的12345671】的“指法”,但因为中音,长笛的本调试剂,所以他此时用【长笛家族的12345671】的指法吹出来的却是G调的12345671,也就是GABCDE、#F、G,如下图:

它的实际音高比记谱音高要低纯四度。

如果想要中音长笛,真正奏出C调的CDEFGABC,就得把乐谱写成F调的12345671,也就是F、G、A、♭B、C、D、E、F,此时反映给演奏家的是,他得采用【长笛家族的4、5、6、♭7、1、2、3、4】的指法,于是就会在“中音长笛”上吹出CDEFGABC,因为中音长笛的实际音高比记谱音高低纯四度。

总之这种移调记谱方式是为演奏家服务的,因为很多管乐器的本调并非C调,因此当作为创作者或写谱者时,就要考虑他用的是什么调的乐器,要考虑他实际演奏的音与记谱的音相差的距离。

对于任意移调乐器,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方式,如下图:


左上角永远写C,意味着看着C调,左下角永远写乐器的本调,比如现在需要考虑♭B调单簧管这件乐器,♭B调就是这件乐器的本调,写在左下角;

而右边则用来考虑实际情况,第1种情况是问你,如果♭B调单簧管看着G调的乐谱,实际吹的是什么调?


于是就把G写进右上角方框,要算出右下角的方框,就要看音程距离,左边的C和♭B相差大二度,右边的G和“?”也相差大二度,那么“?”就是F如下图:

因此降B调单簧管,看着G调的乐谱,实际奏的是F调。


而第二种情况是问,如果要想♭B调单簧管实际奏出来的是E调,应该看哪个调的乐谱呢?


此时就该把E写进右下角方框,去算右上角的方框,也就是“?”比E高且相差大二度,那么“?”就是#F,如下图:


移调乐器汇总


【零基础学音乐·自学乐理】173※-移调乐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