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光影助学工程『79校区』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刘街中心学校举办捐赠仪式暨开学典礼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79校区安徽池州贵池区刘街中心学校捐赠仪式暨开学典礼现场。
初夏的六月,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也正是安徽的梅雨季节,从早到晚刘街中心学校校园里大雨下个不停。一大早,远道而来的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领导和老师们及赶了几十里山路冒雨而来的安徽省本地公益大使们参加了今天全国光影助学工程79校区捐赠仪式暨开学典礼,同时还举办了2023全国青少年民族之光摄影巡展——刘街中心学校校园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宣部影视艺术进校园指示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双减”目标和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课程,学校以青少年摄影教育为载体,积极推动摄影艺术进校园。通过探索青少年摄影教育和多种学科融合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去年下半年起安徽池州贵池区刘街中心学校就积极申报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校区建设,真诚地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6月30日上午,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首席专家委员、原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少宁、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郑雯副主席、贵池区摄影家协会王安茂主席、刘街中心学校姚静副校长,以及来自北京和当地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公益大使、光影助学班的师生参加了79校区相机捐赠仪式及开学典礼。今天开学典礼暨捐赠仪式由刘街中心校光影助学班主任包鹏老师主持。

许洪绪主席和姚静副校长、贵池区摄影家协会王安茂主席共同签订三方合作培养协议。








、、



这次在风景秀丽的九华山脚下,白洋河源头,傩戏文化之乡举行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第79校区捐赠仪式及第一期光影助学班开学典礼,同时还举行全国光影助学工程2023青少年民族之光摄影作品校园巡展-刘街中心学校56民族摄影作品展。刘街中心学校79校区光影助学班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对影视文化作为艺术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一大重要举措,在本地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当地公益大使们的爱心奉献、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定会将这五十六株民族之花在刘街中心校开花结果。
在2016年,在老一辈摄影艺术家们的支持下,许洪绪校长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家公益摄影组织,发起了中国影像助学教育史上首个光影助学工程。先后在北京、天津、青海、贵州、云南、新疆、内蒙、辽宁、吉林、甘肃、山东及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十九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捐助成立了79所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校区(光影77山东王杰中学校区、光影78海南文昌华侨中学正在筹建中,准备9月份启动)。光影助学工程团队七年在西部偏远山区调研和做公益活动行驶十几万公里,走进大山里百余户少数民族家中走访,到西部偏远地区学生的家中去了解生活现状,发掘民族文化,向少数民族青少年传播影像艺术,教育孩子们记录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振兴、民族民俗文化、非遗传承文化中创作,鼓励孩子们拍摄校园故事、家庭故事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光影助学工程将爱国主义艺术教育作为我们学习艺术的创作源泉,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他们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和骄傲。始终致力于引导学生创作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摄影作品,拍摄具有时代感的图片和视频,用影像传递无声的信息和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能量艺术作品。协会及光影助学工程团队将继续前行,携手各界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影像助学教育史上的针对五十六个民族青少年影像艺术人才培养的光影助学工程。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给79校区光影助学班的同学们上了第一课。他给孩子们上课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帮助学生学摄影,不是以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摄影家为目的,是为让同学们通过小小的镜头开启孩子们的一双慧眼,去发现身边的美,用图片代表语言,用镜头发现之美,因为我们身边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图片无媒不用,所以,学好摄影不仅是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乐趣,记录家庭幸福的点点滴滴,也是很多年以后的珍贵回忆,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同学们开拓思维,增加对社会的观察和辨别能力,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工作,让同学们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和发展空间。











池州市贵池区刘街中心学校坐落于距池州城南约40公里的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这里山清水绿、人杰地灵,东依九华山,是著名的傩文化之乡。学校始建于1968年,覆盖半径20公里, 2006年9月,刘街中心学校在原刘街中学、刘街中心小学和7所完小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刘街中心学校为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现辖初中1所、完小1所、幼儿园1所,占地面积18489平米,建筑面积9670平米,学校设施配套齐全。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多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8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小学校、大雅堂”为宗旨,自始至终坚持以德育人,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狠抓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材施教,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爱傩戏、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理念,在抓好学科教学的同时,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努力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拥有一技之长。学校先后被授予池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安徽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等荣誉。
如今,学校在贵池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梅街镇党委政府的关心爱护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正克服重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的春天里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