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建立同伴关系的四个社交技巧,你学会了吗?
01、培养孩子的礼貌用语
见到他人,能够面带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主动和别人挥手“问好”;当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后,能够向他人表达感谢;别人说谢谢时,也要回复“不客气”……通过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度。
02、建立与同伴分享、合作的意识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方式是我们一起玩。比如说搭积木,我们可以好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玩搭积木的游戏;分享的另一种方式是我们可以轮流玩同一个玩具。轮流玩是每个人玩一会,这个小朋友他先玩,过一会我玩。

还有一种分享方式是我们可以一人玩一部分。比如只有一块橡皮泥,两个小朋友都喜欢玩,那我们就可以一人一半,两个人都可以玩到橡皮泥。
另外,还可以培养宝宝通过交换来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物品。那我们要给宝宝建立的意识是,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东西,如果我们友好地和别人交换物品,我们就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
所以当我们想要他人的玩具时,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别人交换。通过这种交换的形式,也可以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并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教授宝宝,当不知道如何分享的时候,可以找到爸爸妈妈或者其他成人来帮助到自己。

03、帮助孩子积累游戏活动
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游戏。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先积累大量的游戏活动,比如抢椅子、丢手绢等。让宝宝提前理解游戏规则,接下来就可以加入别人的游戏或者是邀请别人一起玩游戏。
在和同伴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还会有讲游戏规则、分配任务等内容,那么前期家长可以进行通过示范、提示等方式进行引导,后面家长要逐渐撤销辅助,让宝宝独立与同伴进行游戏,享受到与同伴进行游戏的快乐。
04、借助工具-社交故事

在教授孩子进行社会交往中,家长也可以使用社交故事进行教授,一是选择现有的整套的社交故事,二是选择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编写社交故事。
然后家长帮助孩子理解社交故事的内容,下一步,根据社交故事的内容进行场景模拟或者角色扮演。最后泛化到生活当中,让宝宝能够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