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it卖数据这钱,知乎豆瓣能赚吗
美国的社区网站Reddit挺"热闹",简单点说就是:Reddit为了卖数据给AI公司,修订了数据访问API的价格,每1000万次数据调用大约收费1.5万人民币。结果这个政策把第三方免费应用给误杀了,而Reddit的版主们(无偿自愿,非雇佣)大部分都通过第三方应用来管理版块,这就当对于把版主的管理工具给禁用了。随着近两个月的拉扯,终于在6月中旬爆发了大规模封版抗议(版块锁定或禁止访问)。
毕竟是美国网站,跟咱们也没啥关系。但是国内社区/论坛/问答类网站普遍有变现难的问题,老牌论坛天涯也是在前阶段时间关站。Reddit卖数据的方式,也算是搭上了AI的东风,问答/知识类AI需要大量的数据做训练,而社区/问答型网站的内容特别符合AI的训练需求,算是精准找到了AI的刚需。
国内类似的几个网站:
贴吧是百度的,数据直接就内部消化了;
微博的二股东是阿里,基本也内销了;
各种垂直类社区虽然专业性够,但内容量太少;
豆瓣虽然号称几亿注册用户,但活跃用户数成谜,况且在整治饭圈行动中,几乎搭进去半条命。按照豆瓣现在的信息展示原则,可以对外的数据量都不一定能超越各大垂直社区。
算下来,最适合做这个生意的还是知乎,知乎的股权比较分散,除了创始团队外,有腾讯、快手和一堆投资公司(据说百度、阿里都借助投资公司持有股份,这样可以不用公布股权份额)。
作为问答网站,知乎的内容非常符合AI训练的需求。那么知乎适合卖数据吗?考虑到当前知乎的运营方向,还真有点冲突。从财报看,知乎一直在发力内容付费,付费会员渗透率不断增长(但是活跃用户数在浮动)。增加付费会员的核心是内容质量,而卖数据的核心是内容数量。如果知乎能在"质"与"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活跃用户数也不会上下起伏了。
说到"质"与"量"的问题,知乎在注册用户过亿之后,口碑是直线下跌。不仅答案的质量在下降,问题的质量也在下降。推荐算法似乎也有问题,经常把大众化、娱乐化的问题推荐到前面。而且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人为答案可能并不比AI生成的答案更专业。因为以前知乎出现了很多编造的答案,加上广泛的娱乐化,以至于AI生成的答案比人为编造的答案更准确、更有专业性。以至于用户都没必要去分辨答案是不是AI撰写的了。
加之为了盈利,知乎一度险些成为"故事会",知识社区开办个小说网站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问题是网文早已是一片红海,在这个领域初期能赚到钱全靠土豪会员(毕竟用户人均年薪百万),想做大是不可能的。
关于知乎就不更多吐槽了,盈利一直是知识社区的难题,Reddit的思路也不失为迎合时代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