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互联网戾气根源:不是无法讨论,而是没有共识

2023-03-23 16:13 作者:卢诗翰  | 我要投稿

给首页无法理解当前互联网戾气的人说明一下
人类社会的秩序是建立在共识上的,

什么叫共识?
人人平等,自由选择,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些都是共识,各国法律往往都以此为基石。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共识被彻底破坏了

比如说昨天那条,七岁小女孩把小男孩扔下井,你说小女孩不懂事,不应该多批评,上纲上线是没人性,这话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

但问题在于,如果七岁小女孩不懂事,那么四岁小男孩更不懂事,可为什么一堆人对小男孩跟着母亲进卫生巾浴室喊打喊杀呢?甚至谁为四岁小男孩讲两句话,谁就是“潜在强奸犯”。

矛盾吗?为小女孩说话不是潜在杀人犯,但为小男孩说话就是潜在强奸犯。

你要说小孩不懂事,那就都不懂事,你要遵循秩序,那就大家一起遵循秩序。
可你一会大谈人性宽恕,一会上纲上线,这直接就破坏了共识
破坏了什么共识?——人人平等的共识。

你对不同人使用了不同标准,让我深刻怀疑,在你眼里,前者是人后者不是人。

共识破裂的直接结果就是,下次你说要惩罚四岁小男孩,没有人同意了。
因为我们清晰看到了,之前七岁小女孩的事情你在谈宽容谈人性。

这几波大学造谣案是一样的情况,为什么各个平台都出现质疑声音?
不是质疑惩罚,而是质疑双重标准
你说,究竟是什么人居然共情造谣者?
就是你自己啊,之前朱军案Z大案清华案耳机案深大案喊着共情造谣者的不正是你自己吗?

但是,即便如此,共识也不能说完全破裂,因为一个共识破碎了,还可以用另一个共识。

比如罗琳和艾玛,
罗琳思路说白了就是,直接承认七岁小女孩一个标准四岁小男孩另一个标准,因为女性是弱者更需要帮助。不管对不对,这好歹是一个说法。
她等于直接告诉大学生,女生造谣记过了事,男生千万别学,你们造谣是会直接开除的。虽然不公平,但好歹明确告诉了男生危险边界在哪。

艾玛那边则是,七岁小女孩要帮,四岁小男孩也要帮,十岁小孩要帮,十四岁跨性别孩子依然帮,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弱者,我就帮。

你觉得她们魔怔,但其实是他们没有办法。
七岁女孩四岁男孩两个标准是事实,你必须要为这个事实做出解释,
可以暂时装作看不见,但不能永远装作看不见

所以我对罗琳艾玛都不太批评,你可以说她们魔怔,可以说她们极端,但她们好歹承认了双重标准这个客观事实的存在,并且给出了一个说法。

不论这个说法合理还是不合理,我都承认这是自成体系的一套说法。

有一套说法,就能建立共识,有了共识,大家才能以共识为基准讨论对错。
所以当你觉得如今互联网全是戾气无法交流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个问题
——许多问题,是压根没法讨论,还是,压根没有共识?


互联网戾气根源:不是无法讨论,而是没有共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