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繁与简

2023-02-16 14:16 作者:小乖不喜喝奶茶  | 我要投稿

宁简勿繁,化繁为简


文/肖梓欣


哲人有言:“简约并不简单,至简至美。”很多时候,事物一旦卸下其华丽的装饰,剔除其繁冗的过程,将其本质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总能产生一种“简”的魅力。


《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诚哉斯言!北宋文豪欧阳修曾与同僚出游,在路上遇见一匹快马踩死了一条狗。对于这个事件,相较于同僚们冗长而拖沓的描述,欧阳修仅用“逸马杀犬于道”短短六字来概述此事,可谓“短小精悍”,一针见血。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华侨陈嘉庚用“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仅有十一个字的提案,使汪精卫陷入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中,给妥协投降势力当头一棒。无论是欧阳修六个字的概述,还是陈嘉庚十一个字的提案,都体现了“简”。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文字将一件事情准确描述,既言简意赅,又鞭辟入里,让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简”除了体现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也大有用武之地。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物质至简,精神丰盈。古有颜回身居陋室,箪食瓢饮,仍“不改其乐”,潜心学习,终成“复圣”,为后人所知晓。今有“北大扫地僧”韦东奕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仍淡然纯真,静心研究,终成“北大韦神”,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事实上,真正的聪明人,懂得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删繁就简,舍弃不需要的物质,才能去除晦暗,给精神一轮皎洁的明月。


然而,揆诸当下,互联网的便捷,却在不断让我们做物质的“加法”,精神的“减法”。我们抱着手机,守着电脑,不停的买买买,渐渐迷失于物质的洪流中。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可谓“全民大狂欢”,人们在各大购物平台上疯狂“抢购”、“囤货”。其结果往往是自家杂乱的环境,堆积如山的杂物,日益增加的贷款以及发自的懊悔。殊不知,随着个人欲望的膨胀,我们内心会越来越迷茫,虽身处“物欲的盛宴”中,却感觉精神上“缺粮”,饿得慌。于是,我们挣扎,彷徨,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慢慢耗竭,以至于我们征服了物质的一切,却站在了精神的墓地之中。

与其如此,不如来一点“断舍离”,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风靡欧美的“极简主义”正是物质上的“断舍离”。而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更是将“极简主义”发挥到极致。十多年来“黑上衣+牛仔裤”的标志性着装,极度空旷的房间,让人叹为观止。在他看来,“少即是多”。事实上,“断舍离”不仅是物质上的杂物丢弃,更是精神上的杂念清除。“真风告逝,大为斯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安贫乐道,就是一场告别杂物和杂念的“断舍离”。放手一切杂物,抛下一切杂念,让房间回归空旷,让精神变得丰盈,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宁简勿繁,化繁为简。让一切回归简单,心才会变得简单。心变得简单,生活才能如静水无波,平淡安然。

繁与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