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发展、招生情况及招生政策等

2023-09-20 10:15 作者:天大考研校  | 我要投稿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讲人是院长助理乔安娜,围绕天津大学发展情况、生命科学学院发展情况、招生情况及招生政策以及常见问答答疑等方面进行分享。


天津大学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

建好5个一流学科,按照“1个主干学科+3个支撑学科”的学科领域建设模式,聚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高峰。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建设的七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这是天津首个立项批复建设的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

2、医科版块发展情况

进入新世纪,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部门已明确将医、药、生命等大健康学科领域统筹规划、建设和发展。



加强对医学与生命科学对外技术协作的引导与帮助,支持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建设。


生命科学学院发展情况

1、历史沿革


2、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48人,45周岁以下教师占比70%,是一支年轻有干劲的队伍。

坚持引育并举,高层次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 (人才密度)。


3、人才培养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生物科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2021年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学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 (iGEM)、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内外竞赛中屡获佳绩。

生物科学专业超2/3的本科毕业生赴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其中2021届本科生深造率达76.6%。

4、杰出校友

用人单位评价: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善于钻具有较研,勇于突破。在工作上服从安排,虚心好学,不怕吃苦,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与同事相处和睦,很强的集体观念。

5、学科建设

2021年牵头申报“合成生物医药”学科群成功入选天津市首批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2022年5月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 发布中国学科评级,生物学评级为A。

制定学院和生物学学科“十四五”规划,注重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影响力。

2021年举办16期生科卓越讲坛,邀请国内一流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以及专家学者(院士或杰青)到学院进行交流。


6、科学研究

学院聚焦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纳米生物医学3个方向,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60余项,在Science、Cel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功能蛋白设计 (嗅觉味觉传感、生物医学检测、蛋白药物设计)

赋能细胞 (酵母细胞工厂、动物粘膜疫苗、单链抗体库开发)

智能纳米药物(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炎症)


7、重要科研项目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正交化蛋白质元件的人工设计与构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项目:探索酶促DNA从头合成新方法

提出“程序性移位”TdT酶设计理念,突破DNA合成局限。


8、标志性科研成果

首次解析了GPR119 -Gs复合物的单颗粒冷冻电镜结构,阐明了肥胖与糖尿病药物靶点结构,推动相关药物研发。

开展了对蜘蛛卵鞘丝次要成份蛋白TuSp2的结构与成丝机理研究,成功制备强度和硬度均显著优于天然蛛丝的高性能人造蚕丝。

研究了伴侣蛋白embigin调控人源单羚酸转运体1 (MCT1) 定位在细胞膜上和改变MCT1协同转运的分子机制,为后续靶向乳酸转运复合体的广谱抗癌药物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坚实的结构基础。

对两种主要类型的CI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结构、生化和功能研究。首次实现了人工操纵胞质不相容,对防控蚊媒疾病和农业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酿酒酵母底盘的工程化改造,建立了多模态外源蛋白表达、靶向多拷贝整合、承载DNA/mRNA疫苗、高分泌性单链抗体、靶蛋白负载外泌体配套制备等技术平台,并致力于AI酵母底盘及其赋能细胞工厂的工业化研发。

开发了CRISPR Cas12a结合RPA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基于AuNP的ELISA检测技术信号放大适配体传感器以及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适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SARS-CoV-2、SFTSV、H5N1、H1N1以及MPXV的检测,对快速诊断感染早期的疑似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揭示了5-FU通过p53-Fas通路诱导MDSCs死亡,增强肿瘤微环境中CTLS的浸润,从而抑制结直肠肿瘤的生长,从免疫学的角度为5-FU的抗肿瘤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长期致力于纳米诊疗系统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生物合成医用材料、研发生物诊疗技术,开展生命健康保障应用。首次提出“光遗传工程菌生物活药”,为相关疾病诊疗提供新方法。


9、科研获奖

2013年常津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2018年常津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2019年王涛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019年黄金海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

2022年常津团队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二等奖


10、合作交流

拓展八仙山、鲁南制药、瑞普生物、华科泰生物、金域医学等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与苏州医工所天津工研院、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及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2年10月举办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总结学院十周年办学经验,谋划学院未来发展,汇聚师生校友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宋保亮、元英进,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厦门大学副校长周大旺在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前沿论坛上做学术报告。

2023年6月举办第一届蛋白质设计与应用学术会议,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打造创新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西湖大学讲席教授朱听、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田长麟等12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11、校园生活


(水果文化节)

每学期,天津大学“水果文化节“都会如期举行。天津大学向全校近三万余名学生免费发放共计13万斤苹果香蕉、柚子、芒果等水果,并会举行吃水果大赛、柚子雕刻比赛、水果竞猜等丰富的节日活动。

(天大——海棠季)

(聚焦学科特色)


推出“生科海棠季”特色活动,制作叶脉书签、花瓣滴胶,荧光蛋白等,传播生物知识,感受学科之美。


开展荧光夜跑、各类球赛等体育活动,并在趣味运动会中加入极具学科特色的极速实验室游戏,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



12、奖助体系

奖助体系完整,种类多,幅度大。

天津大学设立多种奖助学金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从国家、学校、导师三个层面对学生发放研究生津贴补助。学院要求导师助研津贴硕士不低于500元/每月,博士不低于1000元/每月。


招生情况及招生政策


1、招生情况


招生情况(硕士)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生物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19%,2023年开始招收专业硕 (10人)。招生规模稳步提升,有利于考生报考。


招生情况(博士)

生物学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78%,招生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开始招收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 (7人)为学院人才培养及科学创新引入重要力量。


2、招生政策


报考途径(推免)

注:直博生需提前联系导师;具体时间节点以通知为准。


报考途径(统考)


答疑部分

1. 什么专业能报考天津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硕士?

不限专业,只要是对生命科学学院感兴趣的都是可以报考的。


2. 生命科学学院的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首先培养目标方面,专业硕士主要是面向的是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的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然后学术硕士的话是以学术为目标,比较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培养方式上,专硕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提高为核心,学术硕士的课程偏重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发展、招生情况及招生政策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