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头 | 是“披阅”而不是“批阅”
◎王殿雷

笔者到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内红楼梦展馆有两块展板,一块是《燕市悲歌》,其中说:“约当壮年时,曹雪芹迁居西山正白旗旧驻地,过起隐居生活,着手著述《红楼梦》,‘十年批阅,五次增删’。”另一块是《曹雪芹身世》,其中这样说:“家族的和个人的命运乖蹇,家境的和心境的辛酸落泊,激励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愤发著述《红楼梦》。”两处介绍文字均引用了《红楼梦》中作者自述其创作艰辛过程的文字,但都有错误——不是“批阅”而是“披阅”。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道出了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间之久以及写作之艰辛。
“披”有分开、打开、劈开之义,如披沙拣金、披荆斩棘。引申有分散、散开之义,如所向披靡。又引申有翻阅之义,如韩愈《进学解》“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披阅”就是翻阅,翻开书阅读。如白居易《东林寺白氏文集记》:“昔余为江州司马时,常与庐山长老于东林寺经藏中披阅远大师与诸文士唱和集卷。”
而“批”本指反手相击,引申指攻击、打击。还引申指批示、批语,又引申有评定、审定义。“批阅”是阅读的同时加以批示和修改,如对下级的文件、别人的文章、学生的作业等写下意见或批语。如闻捷《海燕》:“他正批阅什么文件,看见我,立即迎上来和我握手。”
曹雪芹《红楼梦》书稿初成后,第一批读者,是他身边的亲友。例如脂砚斋和畸笏叟,他们边阅读,边赞赏,边提出修改意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就是脂砚斋对曹雪芹的《红楼梦》进行的批阅评点。而曹雪芹则根据各亲友所提意见,一遍遍翻阅,对初稿中的故事情节做了很多增删和调整。“披阅十年,增删五次”不是虚言。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7期《十字街头》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