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什么是二次元。

2022-01-20 04:01 作者:灭世六人之一  | 我要投稿

当有人问你什么是二次元时你会如何回答?

作为老二次元,如果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连自己热爱的东西是什么都不清楚。会不会感觉很难堪?

所以我仔细思考了一番。

不过在之前先看看其他回答,比如最直观的按字面意思解释。

答:二次元是在二维面上的东西。

乍一看似乎是这么回事。二次元等于二维图画,听上去合情合理。

这个问题不是让你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解释一种活跃于发源于日本,而如今活跃于B站的亚文化是什么。

至少答案得符合大多数人映像。是你觉把这个内容放到b站,贴上二次元标签,观众不会感觉太突兀的东西。

一般人理解的二次元是什么?

大多是日式的,主人公是美少女(年),内容是讲述魔法,爱,正义。等等这种感觉非常年轻的东西。

抛开没有意义的线条和几何图像。

现在拿出一张真人的照片,这照片是二维的,但我们一般不会认为这是是二次元。

而且只要在屏幕上播出,任何东西都可以看作已经转换成二维。看的到的皆是二次元,摸得到的才是三次元吗?

除此之外,还有3D动画,3D游戏。甚至真人cos。我们都会叫这些二次元。这些又怎么算呢?

显然我们大多数人也无法赞成二次元等于二维图画这个答案。

或者说我们的问题问的不是几何意义上的二次元。而是一种非主流的亚文化。


网上的一个比较通用的回答是日本的ACGN文化。

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

可是这么一来,说的好像中国人做的动画就不是二次元了。

事实上很多日本动画都是外包给中国公司做的,难道二次元就是那层日本的皮吗?

客观的来说,我们中国IP的动漫目前来看确实没日式的二次元味正。不过虽然不如日式动漫,但我们多少也认为国创也是二次元。更何况还有韩漫,美漫。

这个二次元等于日式的感觉就像是画多边形的内圈,而四周依然有许多没有被围住的区域。只能算做一个近似解。

那么把答案修正成所有的ACGN。

A动画。那么所有动画就都是二次元了?

商品的介绍动画,工具运行示意动画,也先也成二次元了吗?

直观点,你看发动机运行原理动画,肯定不会被身后的长辈说你这么大了怎么还看动画吧?

你说因为这些没人物参与,不是在讲故事,所以才不是二次元。

那么我把一部真人电影几乎对着画一遍,这部不仔细看就会误以为是真人电影的动画是不是二次元了?

可能有人非要倔的说算。

但绝对和我们喜欢的那个二次元相差很远。

漫画也一样逻辑。

得出一个反常识的推论;动画漫画是二次元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不是所有动画漫画都等于二次元。

G和N。游戏和小说。我想大部分人不会说所有游戏,小说都是二次元吧?

于是二次元等于ACGN这个答案又成了多边形的外圈,把很多非二次元的东西围进去了。


问题再转变成;日式动画,日式漫画,日式游戏,轻小说才属于二次元。

但我们问的其实就是为什么日式就会给我们带来二味。

二次元等于ACGN这个答案显然不能算完整。


讨论什么是二次元之前,不如先说说看二次元有什么样的特征。

虽然找不到二次元和三次元的明显边界,但我们能感性的认识到某作品是否有二次元味道。(以下简称二味)

传统日式动画,我们会感觉到浓烈的二味,也很正。真人电视剧不会觉得有任何二味,也就是零。

画风

画风之间没有明显边界。

就好比是胖瘦。多少斤算胖,多少斤算瘦。不光本身很模糊,根据比较的对象不同,同样的体形也会从瘦和胖之间转换。

多描一笔少描一笔,那一笔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没有明确边界,但我们想找那个味道,那个二味。什么样的特征更有二味?

我们以传统日式美少女为二味最浓,真人照片为毫无二味。

把一些图按二味浓度高到低排列。



会不会感觉一个规律,人物画风越接近真人,二味越淡?越抽象越浓。

3D建模和2维图画可以互相转换。结论也一样。

难道二次元画风必须是写实画风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日式动漫二次元味道很浓很正?国产或欧美总是差点味道。

日式画风是那种大眼睛小鼻子画风。这种就是二次元?

那我画的更抽象一点,三个眼睛,超大嘴巴。是不是代表这比日式动画更有二味?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非现实画风会使得人物脸部比例失调而变得难看。

不管二三次元,我们都喜欢好看的人物。这是人审美的共同点。

过于抽象的人物会变成儿童动画里的角色。

如果不能吸引青少年的话,动画就永远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不会演变成如今的二次元。

为了让提高动画受众,不得已很多动画会用比较写实的画风。比如漫威那种。

日式动画那种大眼睛,小鼻子的画风。在非写实的基础上,既不显的幼稚,又不会觉得人物难看。获得了青少年的喜爱。

由此奠定了二次元的画风基础。

其实你如果仔细盯大眼睛画风,会有莫名的恐怖感。就是因为这个画风比例也是失衡的。但不细看的话又是绝美的。

注意:我并不是要把儿童动画漫威开除二籍,只是说他们没有大眼睛小鼻子这种画风更有二味。并且儿童动画严格意义上也属于二次元。只不过是青少年不喜欢的一种类别。

不管那种。得出一个共识来,二次元的画风至少不能是写实的。

于是第一条出来了——二次元的画风是非写实的。


COS是二次元,因为它是将原本写实的你自身,变成了一个非写实的东西。

但如果cos穿一套现实里存在的衣服。那我们也不会认为他是二次元,比如军服。

有军武爱好者可能不高兴了。

把军装算做COS,或许是把COS的含义理解为扮演,你可以这么认为,但要论是否是二次元cos那我持否定态度。

或许就是因为非写实的画风可以增加二次元浓度,所以轻小说一般要画插画来让自己味道更足。

哎,说到小说。那如果我把轻小说的图撕了,轻小说还是不是二次元?

按印象来说应该算,那到底小说中什么元素决定这部小说 有二味。

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小说都不能叫轻小说?

那么继续探讨什么样的故事更有二味。注意-是更有二味。

众所周知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环境是通用的,无论二三次元作品都可以使用一样的环境。

不论什么题材都可以拿来创造二三次元的故事。

环境排除之后,再看情节和人物。首先是情节。


情节

还是以几个问题为开头。

把古典小说动画化就没有日式动画那么有二味。

区别是虚构吗?

可是现实情节动画仍然比美国科幻大片有二味。

可见二味并不由故事是否虚构决定。

国产动画也能画出大眼睛小鼻子人物,但就是相较于日式动画,国产动画没有那么浓二味。

区别是是否为日式吗?

日本电视剧电影,日式味道也浓厚,可我们还是不会觉得日式电视剧电影有二味。只有日式动画才会带有很高的二味。

就算在日式动画内部,也能分出二次元浓度差。

往往写实情节没有魔幻情节有二味。

收集魔法卡片就比警察抓捕犯人更有二味。

即使同样是发生案件,警察破案没侦探破案有二味。侦探没高中生破案有二味,高中生又没小学生有二味。所以可见柯南二味很足啊!(笑)


动画起初就是给儿童看的。

于是动漫作品一般都会比电视剧电影的内容轻松。

翻翻旧动画就能明白,一般动漫不会去讲晦涩难懂的故事。或是讲太过严肃的话题。

只是在动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动画和二次元分离开来。成为一项新的叙述手段。

你可以把任何情节做成动画。但不代表他们有二味。

假如把亮剑翻成动画,你可以说它是一部动漫,他的外观有咱们前面说的非写实带来的二味,但故事没有一丝二味。

二次元追求的情节一般都是超脱于现实的。

就比如很多人一直吐槽,日本动画喜欢用高中生做主角。

相较于高中生,成年人来做事更现实。而就是太现实,所以就没意思。没了那个二味。

等下。现实情节动画也有很多。怎么解释?

别急,咱们还没下结论。

以最普遍的恋爱番为例。恋爱很现实呀。就算是高中生恋爱,现实中也很常见。

可见现实与否并没探索到二次元的核心。

那么高中生恋爱和成人恋爱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思来想去只想到一个词,严肃。

成年人恋爱比高中生恋爱更加严肃。

转回来就是同样的题材下,三次元比二次元更严肃。

比如说拯救地球,三次元会考虑可能性,科学技术,全社会一起努力,等等。

二次元,打败魔王,拯救了世界。

电影里陨石撞地球,剧情是发射火箭把人载到陨石身上,钻孔,埋核弹。boom!危机解除!

动画里陨石撞地球,不就一块石头,看我用高达推回去!

你看,二次元比三次元更儿戏许多。

那么结论似乎已经出来了;二次元的故事情节往往是不严肃的。



人物

没有任何奇幻原素。内容也是日常琐事,虽然不至于严肃至极,但也是日常可见的内容。这样的故事的二味是从那里来的?

很多漫画家动画家会从生活中取材。他们是如何把毫无二味的现实转变成我们津津乐道的二次元作品的?

以摇曳露营为例子。

露营本身不是什么非现实的事情,就算是高中生也完全有可能办到。

难道仅仅是因为人物是大眼睛小鼻子的非写实作画才会觉得这是二次元?

和现实中不同的什么?答案是人物!具体来说是人物的言行举止。


大家都知道中二病吧?

我们都会觉得中二病有很浓的二味。

可是为什么你不会觉得他是傻了或疯了?

同样一句台词,正常说话没有二味。前面加个呐呐呐,句尾带个咪啪。一下就有了二味。

(我知道不是所有动画人物都有中二病和口癖。)

动漫人物的言行举止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没有看过一些人COS动画角色的人演出动画里有的情节,是不是觉得很尬?

因为他们模仿二次元角色的言行是和我们生活中认识的相悖。

我们现实中不会做动画人物的那种动作,说那种台词。

动画人物相对现实人物更不正经。或者说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都是认真的。

注意,这里说的不正经,也不是我们生活中认识的不正经。

(高雅人士说话认真礼貌,下三滥流氓说话不正经。)

不是以上这种不正经!

动画中的这种不正经,脱离了礼貌范畴,非要说的话脱离人的范畴的不正经。

就是如果不专门去模仿二次元人物,日常生活中人不会自发做出二次元行为。

那什么是不正经?还是有些理解困难。


二次元特有名词—萌!

无论中外还是日本自己,在二次元没出现之前,高雅点的形容女性端庄典雅。通俗点的会形容贼漂亮。

但始终没有出现萌相近的形容词。就是因为现实中的人不会有那么矫揉做作的动作,表情,语言。就算偶尔做出来了,我们也会觉得很怪。

而这种怪在虚拟的二次元人物身上却奇迹般的非常切合。

举例:当发现凶手是谁时,不同的人会这么说。

雅:真凶是何人,我已了然于胸。

俗:我知道杀人犯是谁了!

二次元:真相只有一个!

由此诞生了二次元特有的品味,那种奇奇怪怪的感觉。

回到二次元的起源上。

动画起初就是给儿童看的。

因为小孩子喜欢看画风新奇的人物,所以动画人物都是不写实的。比如猫和老鼠的动物拟人。

儿童不喜欢看剧情严肃的故事。

为了配合滑稽的人物画风,以及非严肃的剧情。人物言行也必须跟着变得奇怪才能使整部动画更具整体性。

比如动画里经常出现平地摔。儿童看了会哈哈大笑,但成年人不觉得有意思,他们会想这好端端的怎么就摔倒了?

为什么?大概是因为人们会希望他人的言行更符合自己的常识。比如小孩子做了什么不吉利的事情,大人就会责骂。

于是我们得出二次元人物言行是不注重、不在意常识的,或者说是轻视常识的。

简写为轻常识

轻视常识不代表完全不要常识。这个轻视的感觉就像你不渴时的一杯水,不想喝,但喝上两口也无所谓。


轻小说相较于普通小说,里面的人物行为和语言更加脱离常识。所以我们可以在没有插画的情况下品出某小说是否有二味。

国产动画人物比日式动画人物缺乏二味,可能恰恰是因为太注重常识。

完全模仿日式动画人物言行复刻到现实中,肯定会被人说;哎呀,是个二次元。


明明人类在照相机发明前,或多或少都是非写实画风。故事也不乏诙谐幽默的不严肃作品。为什么近代才出现二次元?

大概就是因为这些故事他们没有二次元最后一个特征——轻常识。

因为以前写故事的人是成年人,读者也是成年人。社会没有富足到,没有意识到给儿童专门做娱乐作品之前,二次元没有发芽的土壤。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直到近代才出现二次元文化原因。


如果画风太过非写实,情节过于不严肃,人物非常没常识,会变成子贡向作品。

不过我们姑且也把子贡向动画算作二次元。


综合一下结论,一部二次元作品需要满足三个要素;画风(建模)非写实。故事情节不严肃,人物言行轻常识。

其衍生的二次元文化,至少也应该满足其中一项才应该被归类为二次元。

注意分清逻辑关系,二次元至少有一项,不是有一项就必定是二次元。


比如COS是非写实的。真人剧是不严肃或轻常识的,等等



另外像圣地巡礼这种虽然完全不具有这三个特点,它理论上不该归类为二次元。

比如我们喜欢听歌,也会喜欢上歌手。但按逻辑来说歌手是人类,不是声音。你喜欢歌手不能等于你喜欢音乐。

但人会联想,会爱屋及乌。

因为喜欢歌曲,所以也会喜欢上唱这首歌的人。

我们看到圣地会不自觉得把相应的动画作品联系起来,而使得大脑内出现了这三个属性,于是圣地巡礼拥有了二次元属性。

同样的,在有圣地的动画播出前也自然不会有人觉得某桥,某楼梯,某店有二味。



免责;以上内容是本人提出的一种对二次元的解释,不代表权威。

论什么是二次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