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视频帮你搞定总光合和净光合! | 题型总结【高中生物必修1】

喵喵 | 27 总光合 净光合 题型总结

1️⃣光合与呼吸关系基础题


习题1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细胞质基质也有)
B. 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C. 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分子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 过程②产生的(CH₂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H₂O【光合作用产生(CH₂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是CO₂】
习题2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₃的目的是保护色素
(2)过程④⑤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③④⑤
(4)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增多;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增多
(6)上述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直接参与进行的是⑤
2️⃣黑白瓶问题(总光合、净光合、呼吸)
- 总反应式

2.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外气体交换情况

3. 真(总)光合与净光合
净光合 = 真(总)光合值 - 有氧呼吸值
提问:
1.谁在进行真正光合作用?
细胞中的叶绿体
2. 叶绿体光合作角所需的CO₂来源?
细胞呼吸产生+从空气中吸收
3. 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₂去向?
细胞呼吸消耗+释放到空气中
4. 一个植物体不吸收也不释放CO₂
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4. 光合速率的测定(以气体体积变化法为例)【黑白瓶】

注:NaHCO₃溶液可以作为CO₂缓冲液,保证容器中CO₂浓度的相对稳定。
(1)甲装置红墨水滴向左移动的体积可用于表示呼吸值
(2)光照较强时,乙装置红墨水滴向右移动的体积可用于表示净光合值
习题3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透光)、乙(透光)、丙(不透光),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得甲瓶中的氧气含量为a mg,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白天光照适宜,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测得乙、丙中的氧气含量分别为b mg和c mg。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还有细胞质基质】
B. 乙瓶中光合作用形成的O₂和糖类可在线粒体中被利用【糖类需要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
C. 白天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a-c) mg【一昼夜】
D. 白天乙瓶中生产者真正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b-c) mg✓
习题4
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④测定a、 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关于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B.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C.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 /瓶
D.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 /瓶
习题5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h内呼吸消耗O₂量7/3mg【7/3mg / L】
②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
③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 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④若将e 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 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₃含量会增加,C₅含量会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