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航——外传:伊维尔七号 前奏:复仇归航

2021-01-23 10:30 作者:丹顶贺贺贺  | 我要投稿

    叛乱在地球时间格林尼治12月31日23时9分59秒发生了。

    柯伊伯带中,一颗直径200千米的类球状星体缓缓离开了它的轨道。它渐渐移出了柯伊伯带,进入了前往太阳系内侧的螺旋航线。


    阿尔伯特号深太空望远镜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前,哈勃二号和锤头号天文望远镜相继退役,阿尔伯特号正式为了填补它们的空位而被新建成的“黄河”号太空电梯运上近地轨道的。在首次调试时,阿尔伯特号直径四十七点二米的镜头捕捉到了柯伊伯带中出现的微小扰动,但技术团队将它当做了机械误差,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


    一束细细的无线电波在零点几秒内相继被地球上的各大射电望远镜捕捉,这之中就有长安负责的北西伯利亚研究所。当长安被研究院拖到所长办公室总屏幕前时,他起初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屏幕上显示着七个字:“地球啊  我们来了”

    长安很快就确认到,这条信息是真实的——其他观测站的数据被共享到了云端,在那一时刻被共享的,全部都是这七个字。长安下载了这一部分数据,他那科技工作者的直觉让他注意到了接收时间。他他把各个观测点的坐标和接收信息的时差整合进了研究所装备的计算机,计算机很快就给出了运算结果。

    这七个字来源于海王星轨道和柯伊伯带之间。


    阿尔伯特号被调整为了扫描黄道平面的状态。它在旋转了三周后,终于在背景上确认到了一个移动着的灰色天体。根据观测数据反推,联合政府的天文部已经确认,那是一颗矿物天体,曾经被称作“伊维尔七号”。

    松井怎么也想不通,这颗在六年前就被登记为无人的矿场陨星怎么会突然向太阳系内侧加速,还向地球发出讯息的。他点着天文部副部长的专属触摸板,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忽然,太空矿物分部的部长希特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希特把一个档案包放到松井面前:“先生,也许您可以看看这个。”


    “伊维尔七号”是前联合国“二十二世纪太空计划”的产物。它从开始建造到开始接收矿工,前后一共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在那个聚变推进技术尚未诞生、太空电梯还处于理论阶段的时代,要完成一座位于柯伊伯带的矿场,所需的工质火箭的发射量是空前的,但事实证明,这样大规模的投入是值得的——这颗小行星上蕴含着巨量的铀,而这正是当时的发电站所急需的。在四十年的开矿历史里,它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了9408吨优质的精炼铀。在早期的开发作业中,还诞生了一位英勇的救矿英雄,伊维尔·乔德弗耐德·科朗,而这颗小行星的名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定下的。

    在16年前,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关键突破,一种名叫“涡旋惰化控制环”的装置被研制了出来。由几乎是纯中子构成的控制环成功地减缓了氢核核聚变的速率。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聚变发电厂彻底取代了裂变发电厂,随后,“伊维尔七号”停工了,联合政府派出飞船带回了所有的工人。在这之后的六年中,它一直在自己的远日轨道上运行,直到一个月前。


    阿尔伯特号望远镜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伊维尔七号”的一侧出现了一层蓝色的光晕,光晕连续存在了四天,然后消失了。现在人们可以确定了,“伊维尔七号”上有人,有不止一个人,它的变轨引擎还可以工作。

    一条信息从地球的各个深太空天线发出,指向“伊维尔七号”的方向。

    “你们是谁?”


2月7日,格林尼治6:37,“伊维尔七号”

    是时候了。

    独臂男人召集了“伊维尔七号”上所有的幸存者,人不多,食堂刚刚容得下。固定在食堂地面上的显示屏上打出了四个字。大家默默的看着屏幕,脸上没有露出一丝情感的波澜。

    独臂男人把一台摄像机插到固定在地面的底座上。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站成一排。“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让他们好好看看我们吧。”

    独臂男人打开了摄像机。


2月7日,格林尼治17:41,地球

    一条细细的电磁波信号跨越半个太阳系,终于抵达了地球。它在层层叠叠的防火墙间跳跃穿梭,进入了互联网的海洋。信号将一股信息流注入了网络,信息流迅速复制,在几十秒内就侵入了地球上所有的计算机。


2月7日,格林尼治17:42,地球

    地球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在同一时刻失去了控制。在操作系统被锁死后,一段录像出现在了屏幕中。

    “我们来自‘伊维尔七号’,我们对地球说话。”

    “我们是‘伊维尔七号’的工人,我们是被遗弃了六年的孤儿。也许现在你们才第一次见到我们,但我们将让你们永远记住我们,直到死亡。”

    一个男人借助布满舱室的把手飘出队列,飘到了镜头的前方,他的脸占据了屏幕十六分之一的面积。人们起初为他是飘过来而感到不可思议,但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像“伊维尔七号”这样小小的物体,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万分之一。人们还注意到,男人保温服的左袖空荡荡的,他的背是如此的佝偻,以至于在站住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伏在地面上一样。

    “孩子们啊——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们吧,以弥补我们即将犯下的罪行。”男人顿了顿,“我们是伊维尔家族,姓伊维尔,请不要把我们与科朗家族的伊维尔混为一谈。知道吗,在六年前,你们的飞船从‘伊维尔七号’撤出工人的时候,留下了我们——换一个词吧,扔下了我们——所有姓伊维尔的,一个不少。你们船队的人将我们集中到一只飞船的货舱里,然后将我们留在了那里面。我们等啊等,可是除了飞船引擎启动的震动外,我们什么都没有等到。很幸运,我们中的一个背着碎岩锯,我们拆下了货仓的大门,发现门是从外部锁死的,货仓不知什么时候从飞船上断开了,我们依旧停留在停机坪上。远方船队的尾焰将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我们急忙回到生活区,那里所有的设备都被关闭了——和飞船的货仓大小差不多的脉冲天线阵列干脆直接消失了。

    “你们知道那段日子有多难熬吗——为了保住被遗落下来的、作为食物来源的种子,我们失去了七个英勇的伙伴——他们是自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全大家的。就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人肉的味道。孩子们,你们会相信吗,那就像……就像……就像羊肉一样……。”

    男人沉默了,正在收看这一切的人们也沉默了。男人的表情依旧平静,但一颗晶莹的东西溢出他的眼角,飘入了空气中。

    “我们重启了采矿作业,目的很简单,生存。我们唯一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能,所以我们必须维持铀的产出。就在四百九十一天前,我们才重新建成脉冲天线,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开始用维亚码向地球发出求救信息,可是没有回复,一次都没有——哦,脉冲天线的原料来源是一部分生活区。

    “我们只是想回家……我们再也忍受不了再外太空漂泊的日子了!孩子们,那种在太空中挣扎求生的感受是你们从未、也绝对不会体会到的。那里的荒凉啊,除了一成不变的建筑,就只剩下石头——只剩下放出巨量核辐射的石头。唯一的活物,除了我们七十一个人,也就只有培育室中的土豆和萝卜了。那种孤独……就是明明与身边的人都很熟悉,但几十天都说不上一句话,因为,早就没有什么能说的了。

    “你们知道,我们在双罩收信机损坏前收到了什么吗?那是一条发向整个太阳系的信息:‘来自‘伊维尔七号’的矿工们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们全部完好无缺。’从那一刻起,我们才彻底醒悟,我们被丢下,是蓄谋已久的行动。

    “我们决定向你们复仇。”

    男人退回了背后的队伍中。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举起右手,高喊出那个在他们的心底积蓄了太久的词:

    “复仇!”


    “你听说了吗,那颗小行星已经成为舆论的焦点了,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它。”

    “没事的,我们总有办法阻止它的。别忘了,我们还有太空舰队呢!”

    “但它的质量那么大……院长好!”

    两个科研员停止了交谈,走过他们身边的,是这个高能物理研究院的建立者,他的身边是一个陌生的男人。

    “长安啊,这个实验太危险了,即使是这里,也没有实施的条件啊。”

    “陈,这真的很重要,算我求你了,试一下吧。”

    “真的太危险了,我没法预测会发生什么……”

    “我以个人的名义担保,出了事我负责。”

    “这……难道说你已经打过批示了?”

    “是的,上面已经同意了。”长安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在这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他这么多年来撒的最大的谎了。

    “那行吧。”

    院长将长安带到中控室,长安四下里打量了一下,悄悄地拍了一下西服的口袋。院长按住一个话筒:“我是陈·尼科,科研编号KCT10709236A。各单位注意,准备进行粒子加速试验。外道导轨注意断开,这是一次独立的加速试验。供电组注意,把沃波图夫核电站的供电线路全部接过来,这是命令!”陈转过头看了看长安,略带歉意地说:“只能让你的研究所停工半天了。”

    显示屏启动了,加速环道的实时数据显示在它的中央。环道已经在全功率工作了,但长安有些奇怪,他没有感受到震动。“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环道的主体是磁悬浮的,它离地面有七厘米高。”陈看出了长安的疑惑,他热情地向长安作出了解释。

    怎么突然不紧张了?长安看了看陈·尼科,对方的嘴角居然在微微扬起。他又把显示屏扫视了一遍,注意到了右上角的一排小字:“质子总量:7%标准量”。“这家伙,够小心的……不过应该已经够了……”他默默地想着。

    质子的速度已经逼近83%光速了,随后,加速度猛然降为了0。“我们目前只能做到这样了。电压还有亢余,交流电频率已经是极限了。”陈向着正在离去的长安喊着。

    这就够了。长安的心中,一个计划渐渐成形。

    长安回到六十千米外的北西伯利亚巡天研究所,将最后的一个数据键入了计算机。

    “能行的。”


两千千米外,欧洲,联合政府太空防卫中心

    “我们必须阻止‘伊维尔七号’,越快越好,不能让它再加速了。”会议长指着背后的墙面,那上面显示着“伊维尔七号”的航线,它现在还在还在海王星之外。

    一个议员提出了问题:“‘伊维尔七号’的推力来源确定了吗?”

    会议长摇摇头:“没有,初步推测可能是过去的变轨推进器。”

    “舰队那边有什么动作没?”另一个议员站了起来。

    “暂时还没有。他们在确认‘伊维尔七号’的具体情况前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行动。”

    “那‘伊维尔七号’什么时候会抵达地球?”

    会议长默默地看着他,他低下头,攥紧了拳头:“这正是最关键的地方了。”他切换了墙面上的图像,会场中的人都抬起头看向墙面,几乎在同一个瞬间,他们的脸笼罩在了更浓重的阴云之中。

    按这个加速度,只要一年,“伊维尔七号”就会抵达地球轨道。


2月10日,“伊维尔七号”

    独臂男人背靠着墙站着,加速带来的过载使他感觉自己是平躺在墙上,而原本的地面才应该是墙面。透过窗户,他能辨认出一排半球形的东西在不远处一字排开。这排半球环绕着“伊维尔七号”的赤道。与那些布满“伊维尔七号”地表的结构支架不同,这些半球是他们在最近三年中建造的。在这种微重力下,建造这种二十三米高的东西难度并不大,除了它们的内容物。

    “在看星星?”一个中年女子来到男人的身边。她是“伊维尔七号”上裂变引擎的总工程师。

    “嗯。”独臂男人点点头。他向前伸出右手,仿佛想要抓住什么东西,但还没张开手掌,他的手就已经失去了力量,垂了下来。

    “你说啊,我们还回得去么?”

    “不好说,真的不好说。但既然已经走到这步了……”

    他们对视了一下:“只有往前了。”


星航——外传:伊维尔七号 前奏:复仇归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