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57 经验

2023-01-13 09:3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7、经验


  也叫“感觉经验”,属于感性认识。它是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人的脑子里所形成的感觉、印象的东西。也就是人们亲身从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的关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第一手材料。教员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1]这句话阐明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人们如果只看重书本知识而忽视亲身参加实践的经验,就不可能达到真知,难免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但是,直接的感觉经验,在知识发展的过程中,还只属于感性阶段。所以教员又说:“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2]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片面地夸大了经验的重要性,贬低理论的重要性,那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总之,贬低经验的作用或片面地夸大经验的作用,都是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

  在对经验这个概念的理解上,从来就存在着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在经验问题上,除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之间的斗争外,还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列宁说:“我们从哲学史中知道,对经验概念的解释,使古典的唯物主义者和古典的唯心主义者划分开来了。”[3]例如英国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和不可知论者休谟等人,都是打着“感觉经验”的旗号向唯物主义进攻的。而他们所谓的“经验”,不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人的头脑中主观自生的东西。并且在贝克莱看来,“经验”还是上帝安排在人的心灵中的。又如马赫主义者利用“经验”一词,挂出了“经验批判主义”、“纯粹经验哲学”、“经验一元论”、“经验符号论”等五花八门的招牌,同时又挖空心思造出了什么“感觉的复合”、“世界要素”、“心理经验”、“物理经验”等一系列冒充科学的新名词,用来代替物质,取消经验的客观内容,贩卖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破烂货色。尤其是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之流,更妄图用他的伪科学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马赫主义者用来作为其体系的基础的‘经验’一词,老早就在掩蔽各种唯心主义体系了[4],又说:“目前,各色各样的教授哲学都以侈谈‘经验’来掩饰它们的反动性。”[5]

  “经验”一词,在日常用语中,有时也指理性认识。例如,上升成为理性认识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便和“感觉经验”不是一回事。


注:

[1] 《实践论》。

[2]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776-777页。

[3] 《列宁选集》第二卷149页。

[4] 《列宁选集》第二卷151页。

[5] 《列宁选集》第二卷149页。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57 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