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霍克

2023-01-05 22:20 作者:_喂_我不叫小碗  | 我要投稿

01片段阅读

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

第一节 中心理解题

题型:主要、主旨、主题、观点、意在、想要、概括、关键词、主题句

1.表达方式(议论、说明、记叙)

2.重点词语(关联词、主题词、程度词)

3.行文脉络(中心句、分述句)

思路:

有中心句——同义替换或适度推演

无中心句——全面概括

【文种】

议论文:以理服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论点)

说明文:介绍(客观真实存在的)。

记叙文: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关注启示


高频考点一:递进关系——程度词

【解题要点】起到强调作用,

【标志词】更、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最、而且。


第二节——中心理解之递进关系及... P2 - 26:30


反面论证过滤掉。


第二节——中心理解之递进关系及... P2 - 36:06



高频考点二:转折关系

【解题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但是、可是、然而、不过、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殊不知、截然相反、截然不同、相对而言。


第二节——中心理解之递进关系及... P2 - 01:04:55


转折关系——逆向思维

【解题思路】把转折之前别人的观点反过来

【文段特征】 “很多人认为”“传统观点”


高频考点三 因果关系

【解题 】结论是重点

【标志】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由此、故而

尾句、反问


高频考点四 必要条件关系

【解题】只有 和 才 中间的必要条件是重点

【标志】只有...才...

【补充】对策常考,很重要

1.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需、亟待+做法

2.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3.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4.前提、基础、保障、关键


第三节——中心理解之因果条件及... P3 - 01:27:45


【补充】

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解决问题”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


第三节——中心理解之因果条件及... P3 - 01:54:26


【补充】反面论证


第三节——中心理解之因果条件及... P3 - 02:17:60



高频考点五:并列关系

【解题】概括全面完整

【特征】

1.并列关联词:此外、另外、同时、以及、符号;

2.句式相同或接近

3.无其他标志关联词

【正确选项】

1.两方面:和、及、与、同

2.多方面:许多、一些、不同、多种、一系列


第三节——中心理解之因果条件及... P3 - 02:33:22


【补充】

分句表达意思相同——提取共性


第三节——中心理解之因果条件及... P3 - 02:49:18


高频考点六:主题词

【解题】选项中包含主题词

【特征】

1.高频出现

2.文段围绕其展开

3.多为名词

4.前有引入或者后有解释说明


高频考点七 行文脉络

【解题】找到中心句:观点(对策、结论、评价)

【结构】

1.总--分

2.分--总

3.总--分--总

4.分--总--分

5.分--分

【分述句特征】

1.举例子: “比如”、“例如”、“....就是例证”

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

3.正反论证

4.原因解释

5.并列分述


总分总


第四节——中心理解之主题词以及... P4 - 01:34:60


【补充】分--总

1.结论、对策

2.代词( “这”“此”)引导的尾句需关注

常考标志词:对此、有鉴于此、在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等

3.换言之、简而言之、换句话说


第四节——中心理解之主题词以及... P4 - 01:41:21



第四节——中心理解之主题词以及... P4 - 02:13:43



第二节 标题填入题

【提问】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理论要点】契合中心、短小精悍、吸引读者

【文段类型】

1.议论性文段:凸显论点,尤其对策

2.说明性文段:明确对象及属性

3.记叙性文段:启示

4.新闻:概括,关注首句

议论类


第五节——标题填入 P5 - 38:50


说明类


第五节——标题填入 P5 - 30:28


新闻类


第五节——标题填入 P5 - 47:15


记叙类


第五节——标题填入 P5 - 58:44



第三节 细节判断题(NO.2重点)

【提问方式】正确/不正确;符合/不符合

【错误选项】

1.无中生有

2.偷换概念

3.偷换时态

4.偷换语气


第六节——细节判断 P6 - 16:56



第六节——细节判断 P6 - 25:34


【补充】并列偷换

文段:A and B

干扰选项1:A 影响/反应/导致 B

干扰选项2:以A为主、B是核心


第六节——细节判断 P6 - 35:10


【补充】无关对比

【标志】A比B更.... ;A高于/优于B;利大于弊


第六节——细节判断 P6 - 53:06


【补充】典型题

1.选 是题

优先验证表述温和的选项。例如:可能、之一等

2.选非题

优先表述绝对的选项。例如:任何、所有、最、全面取代、过程。


第四节 词句理解题

【提问方式】

“ ”指的是/含义/意思是


第七节——词句理解 P7 - 20:12


【补充】代词指代

重点关注代词前的内容,如纠结再看其后内容


02语句表达

第一节 语句排序题

【解题】

1.根据选项提示,对比确定首句

2.确定捆绑集团/确定顺序/确定尾句

3.验证

一、确定首句

(一)定义引入

(二)提出观点

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

(三)背景引入(不等于首句)

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

(四)不适合首句特征

关联词后半部分:然后、因此等

指代词单独出现,没有指代对象

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

指示代词:这/那/此


第八节——语句排序 P8 - 37:39


二、确定捆绑集团

(一)指代词捆绑

典型指代词:这、那、他、该、其


第八节——语句排序 P8 - 57:38


(二)关联词捆绑

1.配套出现确定捆绑

只有才,一方面另一方面

2.单个出现分析句子意义:转折、递进

(三)重复词捆绑

1.N + 1:每句话都有一个名词,有一个例外

2.............A, A.................


三、确定顺序

(一)时间顺序

年份、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未来)

(二)空间顺序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

(三)逻辑顺序

1.观点+解释说明

2.A 和 B,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可以做首句。


第八节——语句排序 P8 - 02:19:37


四、确定尾句

结论、对策

1.因此、所以

2.可以说、看来、于是、这

3.应该、需要

【解题要点】

第一、根据选项,对比后确定首句

第二、同时进行,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

1.确定捆绑集团

2.确定顺序

3.确定尾句(结论、对策)

第三、验证(只验证基本不太确定的)


第二节 语句填空题


【提问方式】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论要点

横线在段尾

1.完整语句:总结前文/提出对策

2.尾句中的分句:考虑与前后分句的限界,保证前后话题一致


第九节——语句填空 P9 - 10:17


横线在段首

把握全文内容

横线在段中

1.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2.把握好主题词,保证与文段话题一致

特殊


第九节——语句填空 P9 - 01:24:41



第三节 接语推断题

【提问】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解题】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


第十节——接语推断 P10 - 15:21



第十节——接语推断 P10 - 06:11



03 逻辑填空


压轴:倒数第二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壮观

第一节 题干逻辑

一、关联关系

(一)递进关系

【标志词】而且、更、甚至、乃至

【解题】前轻后重

(二)转折关系

【标志词】但是、可是、然而、却、其实、实际上等

【解题】前后语义相反

态度倾向相反(温柔与漂亮)


第十一节——逻辑填空之递进转折... P11 - 01:01:31



第十一节——逻辑填空之递进转折... P11 - 01:28:30


(三)并列关系

【标志词】

1.同义并列:顿号、

2.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四)解释关系

【标志词】即、就是、可是说、无异于、比如、例如

【标点】: ——

【解题】填空的词语 与 解释说明语句 对应


第十二节——逻辑填空之解释关系... P12 - 30:56


(五)重点词句对应

重点词:主题词、因果类、形象表达

重点句:完整语句

(一)主题词


第十二节——逻辑填空之解释关系... P12 - 42:45


(二)因果类


第十二节——逻辑填空之解释关系... P12 - 55:15


(三)形象表达

【标志】比喻、拟人


第十二节——逻辑填空之解释关系... P12 - 01:23:16


例题词语

李代桃僵:代人受过

越俎代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门可罗雀:地方冷清。

疾言厉色:说话说得快,脸色不好看。生气了

稗官野史:没有写进正史的故事。中性

泾渭分明:界线、立场、观点分明

不绝如缕:差一点就断了。声音弱,形式危急

力所不逮:力量达不到

左支右绌:射箭的动作,引申力量不够

相形见绌:一比较就露出缺点

捉襟见肘:穷/顾此失彼

又抱琵琶:态度不明确;女子娇羞

按图索骥:贬义,做事死板

投闲置散:不被重用

休戚与共:两人的利益相关,共进退

鼎力相助:感谢他人的帮忙




第二节 词的辨析

一、看词义

品行:强调行动

品性:强调性格

权力:能力

权利:利益;主张

推脱:脱掉、摆脱、远离

推托:有理由的拒绝

【方法】

1.用不一样的字重新组词

2.整体进行搭配组词(履行义务(自己本该做的)vs执行任务(别人让我做的))


二、看词色(情感色彩)

褒义、贬义、中性

【解题】根据文段感情色彩选中对应同色词语

注:小心反语,注意语义变化


第十三节——逻辑填空之词义词色... P13 - 29:28


三、看词度(轻重程度)

【解题】与文段意思保持一致


第十三节——逻辑填空之词义词色... P13 - 57:35


四、看词用(固定搭配不同)

1.常用词搭配、热点词搭配积累

2.找准搭配对象


第十三节——逻辑填空之词义词色... P13 - 01:23:25


3.并列搭配须同时满足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霍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