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很硬,但它不教你成为学霸,只教你狩猎学霸

【反思】(准高一,部分观点可能不适应高三学长
1.过分注重他人
1.1 过分的集体荣誉感
(我的意思不是说集体荣誉感不好,有时候还是可以激励学习的)
这点在初一、二时集中体现,集体荣誉感巨强
做班干部很称职,但过于称职
我是学生,不是老师
有的事情
自己做多了(研发一些不用的excel系统)
老师给多了(做ppt)
不会反思,不会拒绝
(尤其是我班是垃圾班级,真tm后悔)
反思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以后才不会再错
1.2 关注他人眼光
1.2.1.一次难得早起想去做运动
去跑个步
发现有点人
(很尬)硬着头皮跑了下去
1.2.2会在意别人在背后议论我
为了避免内耗,改成别人说我NB好了
1.3
不要试图挽救别人(去学习),要是能挽救的早就自救了
2.完美主义
- 不要在意笔记好看与否
- 不要在意剪下来的错题整齐与否
- 不要在意某些东西(要交的文稿等)设计上的美丽与否
- 不要在意太多!!!
- 房间一丢丢乱也没所谓
- 打印机打印歪了也没关系
3.学会规划的同时要天天重视规划
每次写完规划总会打断、忘记
我个人认为是不够重视+不会拒绝别人
要把无谓的社交舍弃,把可以推掉的无谓的任务推掉
要把个人规划当作“五年规划”一样
要下指标、要下要求、要当成首要任务
买个横幅挂着也不是不行
高中就“三年规划”
要分期段进行,一个“季度”要达成什么目标
全面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规划
才是好规划
习惯要养成,每天起床都要看一眼规划
把自己当成市长
想着怎么搞好城市中的问题
买了书就一定不要荒废了!!!
中考万维你费了多少!!
4.学会释放自己,快乐不是罪
一周的学习会很累,偶尔的放松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走下去
我本人就是长时间的纯学习会有点发疯:(
游戏可以,但不宜久(因为不仅不会放松还会加累
下(网)课可以做做体育课的那个预备运动
我个人觉得一节课后还是很好的舒活一下关节的
收拾收拾房间、看一下电视剧or番做一下喜欢的事情
都是不错的放松
【视频总结】(自用,以激励自己)
1.高考时低成本“装逼”的最后窗口期
- “装逼是第一生产力!!!!”
- 成绩你可以短期改变,而且高度依赖于你自己,主动能动性极高。
- 颜值、钱财资源、领导力、涵养都是长期才能改变的!
- 高考最大的意义,反而可能还不是什么名校入场券。而是让你高质量的赢一次!
- 成功最重要的特质:信心,膨胀的信心,对自己的蜜汁信心
- 心态变了,动作就畸形了,后面就不好赢了。
- 高考这个“低成本装逼”的机会,你出道的第一战要不要赢?
2.废物心态是会“传染”的
- 牛逼的老师都知道,高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 高中最严重的是“情绪污染”(悲观迷茫的人会无止境的拉人下水)
- 废物,天生注定是吸血的,会寄生你。不仅吸收你的能量还给你吐出废物和垃圾。
- 高三交际唯一标准:远离天天抱怨、后悔、叹气的人(会增大你的内耗
- 隔离机制
①外部隔离
【我的理解】在别人倾诉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倾听用情绪化的语言去描述的、不从客观分析,没有从哪里出了问题,具体到是哪一步、哪一个章节、哪个知识点出了问题的情绪性的内容,要提醒对方要讲出问题,讲出重点。(会影响自己的信心)
【key】
不要甩锅环境,不要长期后悔自己的某个决定
【例子】
我数学好差→我数学的圆锥曲线的xx部分不行
【up提到的社交标准】
靠近那群心力强的,成绩好不好不重要
成绩好但自耗埋怨的也是“废物”
②内部隔离
【up看法】
每天有10-15min,对自己情绪进行隔离
极度客观且冷静地把今天的时间线梳理一遍
做了什么事情所带来的情绪且这件事与目标、规划内容偏差了多少
靠近了目标or远离了
原则:
1)“有问题今天解决”
2)“不情绪化地解决问题”
3)不给自己贴标签(数学差,没天赋
- 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不要用情绪化的语言去描述它。要从客观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具体到是哪一步、哪一个章节、哪个知识点出了问题。
- 精确定位到问题→针对性刷题→评估&行动【极端理性】不是摆烂的,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是让我对明天靠近目标更期待的
- 【峰终效应】
人们只会记得开始做这件事和这件事结束的时候的情绪,神经元
不停地双向强化,做这件事开心还是难受,反馈是好是坏。
- 情绪隔离→正向的冷静的积极的情绪
- 抽离自己出来,俯瞰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