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看山计划第一题:2014年国考地市级第1题
“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此题练习答题语言组织)
【指点】
审题:这道题目200字15分,从字数与分值的比例来说属于小有难度的概括题,再看题目问法单一、材料以大量具体事件为主,基本可以判断这题的难度在合理分类上(就算题目要求没有“分类合理”这句话,这题也会侧重分类上的加减分)。
看材料:这题的分类方式在材料中的提示不够完整和明显,需要靠自己的理解和整理材料的节奏来明确分类;材料中关键词较多、较散,需要斟酌体会后删减选取。
这题的明线是时间阶段,暗线是项目推进的先后顺序,明线只涉及到时间点(只是“点”,不是“类”),暗线才是分类的本质。一般项目推进要先有前期的机制、规划准备,中期工作的具体开展,后续(及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宣传。材料的节奏支持我们按这种思路去分类。但要注意落实到答案上不能简单写出“前期”“中期”“后期”字眼,没有具体含义,看不出分类标准。
具体看材料2-5月都是在谋划,建制度、搭班子,做顶层设计。7-10月开始实实在在地建设阵地进行针对性的运行。10月10日到12月虽然也有活动,但这些活动以普及、宣传为主,不再是之前针对特定人群的心理辅导了。10月中下旬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单独拿出来成点。因此这题可以比较清晰地分为四点,按照这四点的本质内容,分别合理归纳一下小帽子,让阅卷人快速了解你的答题思路。
整理答案: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对于零散关键词的处理,要胆大心细的进行归纳。比如在7-10月里,学校、妇联、公司、社区等很多地方建立相应阵地,这部分词语罗列起来太多,选取个别词语又不能全面展现工作,就需要我们进行适当归纳为:针对特定人群建立相关心理咨询机构。这一归纳技巧今后经常用到,请多注意。
有些同学存在一个问题,根据“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下文a代替),努力创新模式(下文b代替),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下文c代替)”,有同学认为这是总括句,可以根据这句话把答案分成a、b、c三点,或者按照a、b来分点。我认为都是不合理的:a、b是过程量,c是结果,不能并列为三点。a、b虽为并列,但a是整体机制、b是整体过程,太大、太笼统,跟题目所要求的合理分类、全面等要求不相称,不能够干干巴巴分2点。(要注意要求分点的题目,绝大多数情况下要保持3到6点之间,过多、过少都很难符合出题人要求。某些大机构经常超量分点,甚至告诉同学不要在乎点多点少,关键词全了就行。我是不支持的,申论学习也有基本法的,这种讲解不合法,太幼稚)
高频疑问解答:
1、持续推进工作可不可以当做一个分点。所有一直做的工作是不是都能算做持续推进呢?持续推进是一个没有特别具体含义的点,一般形容工作的程度,而不形容工作本身的样貌,所以材料第一段这句话不能机械的如此使用。人才和宣传持续在做,领导也在每月持续开会,心理站点也在持续进行心理辅导。
2、人才的概念。要增加对“人才”的敏感度,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领域的话题,常把人才当做重要内容,专门进行分类。这题第4点专门点出的“三年培养计划”和后面展开的人才正好对应上,所以人才这一点要不要专门分类,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就更加明确了。而你说的22人,注意看其所在段落在写什么内容,前后句结合起来就能明白它是想表达科普宣传之意。
3、10月的宣传跟12月的宣传重复了。重复了那就合并到一起。有这个观察思考很好,但很可惜没有说服自己进行合并。为什么会重复,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开展一项这种重大工作,宣传肯定是贯穿始终的,不可能只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宣传,这题是按照时间线来排的材料,所以宣传出现了跳跃材料的情况。但只要理解其本质是科普宣传,就应该合并起来。
【中指答案】
F市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具体而言:1、构建相关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确立会议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策划、部署、协调活动。2、创新工作模式:成立心理卫生协会,各部门针对特定人群建立相关心理咨询机构,部署社区开展服务活动,打造全覆盖心理干预网络。3、注重人才建设:聘请专家、培养及招聘人才。4、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当地报纸及举办各类宣传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相关信息,畅通咨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