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些误区

2020-05-04 00:56 作者:永远的警戒  | 我要投稿


出处见底部水印(微信、知乎均为同名)

正如很多人不知道五一劳动节是美国而非苏联或中国创立的一样,国内在对美国历史的研究上也出现过很多误区,典型代表如下:

  1. 张冠李戴。研究历史事件有哪些人物参与时,偏听一家之言,使某些人为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的作假行为有人误信。就如同麦克阿瑟在朝鲜准备独走前为自己造势,在接受采访时说“诺曼底登陆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哪怕只看他的回忆录,都能发现“精神分裂”之处——1944年夏天他还在和尼米兹为了东南亚战略撕X,难不成二战时期就发明了全息投影,可以让麦跑跑大帅同时指挥两处战场不成?这种给自己揽功的话,总要半信半不信才好。

  2. 亡灵法师。凡是牵扯到历史上人口大规模死亡的事情,数据就总是含混不清、各执一词,有些黑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能编出死亡人数≥人口(或是人口暴跌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口增长率反而上升)的大新闻——典型代表就是“美国大萧条时期饿死了九百万人”这一暴论。可是查询美国统计局的资料可知:经济最为繁荣的1928年的人口死亡率为12‰;危机最为深重的1933年的人口死亡率为10.89‰。经济颇为繁荣的1921-1930年的10年平均死亡率为11.8‰;经济颇为萧条的1931-1940年的10年平均死亡率为10.9‰。情况不是更糟,而是更好。还有把人口净减少当做死亡人数的,那就更可笑了,简直和最近4v将大陆手机销号量当做死亡人数一样滑稽——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美国新奥尔良市的居民减少了40%,但新奥尔良人直接因灾死亡大约只有157人。汶川大地震中,那些震中灾区,如果也没有户口隔离制度的话,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做那里的居民?显然,地震前后的人口差异不等于死难人数。如果说,一个地方迁徙导致人口锐减就是死亡的话,那么1.7亿农民进入城市打工,那也就是死亡了。深圳,广州等城市春节前后的人口至少相差百万以上,是否也是死亡百万了?

  3. 极端化滑坡谬误。比方说,罗斯福新政时期有的企业甚至对于“蓝鹰运动”很为抵触,有些所谓“公知”“历史学家”就编造出这样的口号:“宁叫人死了,不叫蓝鹰倒”“宁死九十九,蓝鹰不放手”……这种肆意攻击抹黑历史伟人的荒谬言论,其居心到底何在???

在信息洪流下,保持自己的质疑精神,才不会被某些“历史大师”以及某些掺带私货的键政人士迷惑,才能看清层层迷雾后的真相,还历史一个清白。

打叠成围 
搜玄妙 
本无根蒂 
做些儿 
一般颠倒 
不如人醉 
三十六朝都过了 
百年几度从头指 
算此身 
何用补天封 
休轻弃 
 
功名事 
凭谁说 
千万劫 
真难死 
大刀圭 
尽教收拾归计 
且向尊前浇酒盏 
莫愁城上闻鸡耳 
到而今 
得失也须防 
为君子 

调寄《满江红》

关于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些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