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室backrooms limianl archives/阈限档案 灯火大系
传火营地记录库
火种永不熄灭
阈限空间分类

霓虹天空:新的探索日志(2)
探险日志:D191 "霓虹天空"第二次探索行动
在费尔德斯首次探索这一阈限空间以后,我们认为这一阈限空间可以作为宝贵的工业品来源,而不用依赖于探险者们首次进入时带来的些许物资和铁匠铺营地稀少的产出。
目前一切情况与费尔德斯带来的信息相符,正在展开进一步的探索行动。
探险日志:D196 "霓虹天空"第二次探索行动
在此处行进了约10km后,我们发现了一处表现出明显异常性质的“港口”设施。从港口内可见一望无垠的海洋与一丝光点(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而绕过该设施后可发现这一地区仅有一片内湖,且无任何照明设施。向湖中投放的浮标在港口处依然不可见。
我们认为我们发现了一处阈限空间的出入口,希望可以进行进一步调查。
费尔德斯的回复:
……说实话,你可以写的不这么正式的,清楚就行。关于进一步探索……不,你们已经探索的足够远了,优先返回吧,等准备充足再说,毕竟谁也不知道那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在黯林营地我们已经领会过这地方的诡异了,何况我们几乎不能承受任何减员。
风暴孤塔表现为一望无际的海面,数个小岛零星的散布在海面上。海洋被永不停歇的暴风雨所笼罩,翻腾着高过船头的巨浪。雷电在远处的天边闪过。无论白天黑夜此处的能见度都极低。
风暴孤塔中可探索范围的核心为两座一座孤独的灯塔。这些灯塔呈现出基线现实中普通海滨灯塔的外观,然而尚未知晓这些灯塔是如何在没有任何燃料或电力供给的情况下保持照明的。
这些灯塔的光芒在暴雨带来的浓雾与夜晚的黑暗中有着惊人而异常的穿透力。曾经灯塔照耀的最大范围尚不可知,但在那场事故后,我们了解到“远航号”的船员曾经计算出灯塔的照耀半径约为80海里。
灯塔由于其永明的异常特性和我们对于阈限空间的思维惯性,曾经被认为是不毁的。我们中并没有相关专业的原从业人员,也并未重视对于灯塔的维护,这造成了二号灯塔的坍塌与“远航号”的悲剧。在灯塔坍塌前,二号灯塔的建筑相对一号灯塔处于更加糟糕的状态,表面有所开裂,基座也更不稳定。
这一阈限空间的海洋是狂暴而危险的,它的表面之下也依然未被探明。目前对其的唯一了解,是这片海洋似乎会以反常的方式阻止物体在完全沉入其中后上浮,且越大的物体这种力量也越大,好像在沉入水平面之下后浮力被反转了一样。
探险日志:D199 "风暴孤塔"第一次探索行动
在于霓虹天空发现“港口”设施后,探险队计划从该地出发,探索港口面对的海洋。
我们在数分钟的航行之后,发现天气转变为雷暴天气,且那个离地一段距离的光点正在逐渐清晰。在接近一小时的与风浪的搏斗之后,我们抵达了光点——也就是灯塔所在之地。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位于西北方的第二座灯塔的踪迹。我们在这里设立了简单的补给点,并绘制了路线——或者说航线图。
所有人都十分劳累。明天将会对灯塔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晚安。
探险日志:D200 "风暴孤塔"第一次探索行动
我们在登上灯塔后没有发现灯火的能量来源。目前推测它可能与永燃灯具有相同的异常性质。
灯塔的底部是一段螺旋楼梯。我们的一位同伴自告奋勇走下去试试。
回复 D200 "风暴孤塔"第一次探索行动:
我现在在霓虹天空的湖边。能收到这里“探索原点1”的广播信号。根据信号强度觉得距离在18km左右。我试试走上去能不能返回。
探险日志:D200 "风暴孤塔"第一次探索行动
从灯塔原路返回可以回到这里。他已经回来了。
天亮了。暴风雨渐渐减弱,但仍然是倾盆大雨。海上的风浪减弱到几乎没有。或许这可以成为将来人们在此飘荡时的一段喘息之机。
坏消息是,这里并不存在可以利用的自然的资源。或许这里只能作为一个中转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把石头拴上绳子扔进水里。细思极恐的是,水似乎在它完全没入之后拖拽着石头,阻止它上浮。不管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尽一切可能不要在这一阈限空间落水。
我们计划探索第二座灯塔,祝我们好运。
“夜间”
在这一阈限空间中,天空长时间呈现夜间景象。“夜间”时段通常将持续19~23小时。在这一时段,这一阈限空间将会呈现出它最为通常,也最为狂暴的景象。
在整个“夜间”时段中,这一阈限空间将会被不息的暴风雨所吹拂。巨浪拍打着船身,暴雨与狂风吹拂着船体,发出呜咽的响声。雷电在天边划过,宣告着大自然的狂暴。
在这一时段,海面的能见度极低,岛屿的轮廓无法作为导航的依据。同时,请注意黑暗中的其他船只与礁石,极低的能见度使得这些事物可能造成危险。
请确保你可以看到黑暗中的灯塔,并始终朝向它前进。狂暴的大海是无法抵挡的,唯有灯塔旁的陆地是唯一的避风港与出口。
另一个原因是,灯塔光芒照耀外的地区尚未探明,甚至被认为是不可探索的2。目前尚未知晓,如果在无意间离开了灯塔照耀的范围,是否还有任何方式可以定位到出发处或者返航。
“日间”
在一小段时间内,天空可能呈现日间景象。“日间”时段通常将持续1~2小时。在这一时段,暴风雨将会减弱,风浪将会停歇,探险者们也终于可以得到一定的休息。
在这一时段内,狂风和雷电将会停息,唯有暴雨依然持续。海面将会风平浪静,让和狂暴的气候与海洋搏斗了一天的人们得以休息。
这片海域在这一时间段是基本安全的,但仍需保持在灯塔范围内。我们尚未知晓日间是否可以在失去灯塔导航后返航。同时,据“远航号”的报告,在灯塔照耀范围外很可能不存在“日间”时段。
探险日志:D201 "风暴孤塔"第一次探索行动
我们成功抵达了第二座灯塔。灯塔周围设施与一号灯塔类似,除了它似乎在外观上显得更加残破。我们在这里留下了部分物资,希望其他人能够在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获得一些补给。
我们检查了在一号灯塔那里是出口的位置。不幸的是,它是锁上的,而我们携带的工具打不破铁门。今后或许可以拆除它以进行进一步探索。
关于“夜间”与“日间”时段的进一步补充:
“夜间”时段持续了22小时,“日间”持续了1小时23分钟。我们认为日间时段可以作为少有的休息时间。这一层级仍然没有任何有用的物资。建筑本身或许除外,但我们不可能拆除它们。
费尔德斯的回复:
谢谢所有人的付出。谢谢大家。你们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下一支探险队会接替你们的工作,愿你们平安归来。
此外……算了。
报告写的正式一点也好,我只是不希望我们就这十几个人就这么正式。
一号灯塔
一号灯塔是在进入这一阈限空间时通常最先遇到的灯塔,也是距离进入区域最近的灯塔与岛屿。它所在的岛屿是目前所发现的面积最大,最适宜长期居留的岛屿。在“远航号”事故之后这里成为了“守塔人”营地的驻地,也是唯一还在工作的灯塔。
我们希望并呼吁有能力的人能与我们一同参与一号灯塔的维护与二号灯塔的重建。尽管目前我们的工业能力不允许重建二号灯塔并使其恢复运行,但我们仍然希望守住一号灯塔,守住我们在这个阈限空间的最后锚点与希望。
目前尚未知晓如果一号灯塔的火光同样熄灭会在这个阈限空间中导致怎样的后果。目前最受支持的观点认为这可能将这一阈限空间变为一个“死区”——一个只进不出,极度危险的地方。被困其中的人将无法逃离(篝火估计也不行,这地方风太大了——[已编辑],曾任第一次探险的队长)
二号灯塔(已倒塌)
二号灯塔曾是在这一阈限空间的更深处矗立的灯塔。相较一号灯塔,这座灯塔的外观更为残破,且光芒也更为暗淡。它的部分设施处于停转状态,基座位于的岛屿也明显更小。
在D217,我们进入这一阈限空间的十几天之后,这座灯塔倒塌了,同时让黑暗吞没了一只英勇的探险队。灯塔倒塌时,他们正在对“可探索范围”的边界进行测绘。详细信息见事故记录。在此,向所有逝者表示哀悼。
如今这一建筑的废墟仍在一号灯塔照耀的边界,对于废墟的检查工作正在开展。
事故记录:“灯塔倒塌”
这场事故发生在D217,事故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当中。当天“远航号”正在探索“可探索范围”,也就是灯塔导航范围的边界。在灯塔的最后一丝光芒熄灭时,他们正处在二号灯塔的光芒范围内。当灯塔熄灭时,我们失去了与这只三人小队的一切联系。小队成员仍然处于失踪状态。
以下探险记录皆为无线电通讯的文本转录与当事人的回忆
当日9:47 时间戳0h00min
当天的暴风雨相较过去正变得更加猛烈。
一号灯塔处的观测员发现二号灯塔正在闪烁。起初我们并没有重视这一现象,仅仅通知了该区域的作业人员返航。
时间戳0h53min
二号灯塔的闪烁变得更加猛烈。它在暴风雨的吹拂下开始摇晃。
我们此时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紧急通知所有在场人员返航。然而这已经晚了。“远航号”几乎位于可探索范围的西北角,而其他船只由于距离一号灯塔足够近得以撤离。
时间戳2h17min
灯塔的主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扭曲。它已经在这一阈限空间不知道坚持了多少年。如今它已经不能继续它的使命了。
时间戳2h42min
灯塔终于无法再支撑自身的重量了。灯塔上部结构折断并摔在了地上。
几乎在它落地的同一时间,它所照耀的整片海域陷入了黑暗。与“远航号”的联系戛然而止。
无线电通讯转录
时间戳-0h03min
巨大的风声与暴雨和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
推门声与铁门撞在墙体上的声音
“队长!你来看一下!那边二号灯塔在闪!我怀疑这玩意要塌了!”
雷声
“来了![脏话],我就知道那玩意终究不靠谱。返航!赶紧[脏话]返航!鬼知道这地方会不会和营地那边一样周围一黑人就[脏话]的没了!”时间戳2h15min
“[脏话],塔要塌了!估一下我们最少还有多久能到!引擎锁到最快,别管磨损、使用寿命和油耗那些破事了!”
“队长!最短路线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才能开回去!”
“[脏话],告诉管无线电和访答终端那小子,能传多少资料是多少!这破塔撑不了一个小时!我们就要[脏话]的回不去了!
“队……!”
雷声
“现在就别说别的,现在能赶回去多远就赶回去多远,没准恰好就[脏话]的赶上了呢?”时间戳2h42min
雷声
“[脏话]的灯塔塌了!最后问一句,传上去多少了!毕竟都跑了这么远了,就是死咱也不能啥都留不下来啊!
“行了!就这样吧。再也不见,这个该死的鬼地方。再见,没能回去的故乡。”
“再见!队长,与你共事是一种荣幸。”
“上传进度40%。这鬼地方,拜拜了您内!”巨大的,重物落地的声音
杂音回荡在通讯室里。
谨此,向所有在这次事故中付出生命的人,致以最诚挚的哀悼。
- 再见了,老朋友
老队长舵手无线电员在他前去参加那次探索之前,我还记得我们这位老队长是个极度热心的老好人。别看他成天对自己带的小队说这说那的,我们几个月之前都还是陌生人,过了两天他就和我们亲如一家了。他总是说他要改掉自己爱说脏话的毛病,但他最终也没能改掉啊。他在之前是我们中最擅长搞距离测算之类的事的人。他之前好像是个水手吧,在海上工作的人。曾经围着篝火总是他在给我们讲海上的故事,毕竟我们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没怎么见过海,别提说去远洋跟风浪对抗了。每次大家聚在一起,他总是那个不说话的局外人。大家都不怎么认识他,但还是总能看见他冲在阈限空间探索的第一线。之前他去霓虹天空的时候是我带的队,之前分别的时候还说着要聚一聚,让他别这么害羞来着。哎。
我们在这之前一直觉得,一个阈限空间中的设施应该是不毁的。毕竟,谁知道它们在我们来之前已经经历过多少岁月了呢?或许是我们对于三个阈限空间的成功殖民让我们忘却了最初来到这个地狱时的战战兢兢与小心谨慎。
在这件事之后我一直认为,我或许要为这件事负主要责任。毕竟,我们这些人是我在领导,几只探险队也是我所组织的。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一场事故中丧失如此之多的同伴。我知道,探索未知要付出代价,但我从未想到,这代价来的如此迅速,给刚建成的营地造成了惨痛的损失。
但我们绝不能就此停下脚步。毕竟,我们现在是这黑暗中唯一的灯火。我们若是放弃了希望,还有谁能坚持呢。最后,再次向所有在这次事故中付出生命的人,致以最诚挚的哀悼。
——费尔德斯
建议携带的装备
救生衣,你的船,绳索,和海图与指南针。就像一个大航海时代航向未知的水手那样。救生衣是你的最后保障,船是毫无疑问的必需品,绳索、海图与指南针都是这里几乎必要的物资。海图请参考“远航号”在最后时刻传回来的版本。那是我们手中最详尽的版本。
无线电。海洋诡秘难测。吸取了教训,如果我们在岸上的基地发现了任何异常,我们会立刻在无线电中广播该消息并呼吁所有船只返航。我们不希望悲剧重演。
补给:主要是食物与水。这地方虽然是文明的疆域,但是几乎寸草不生。
行为准则
与至少两名同伴一起行动。你不会想在被巨浪打落水后发现没人救你的。
不要没入水中。我们所做的实验表明你很可能浮不上来。
始终注意灯塔。绝对不要驶出灯塔的照耀范围。我们已经有足够惨痛的教训了。
社区
传火营地“守塔人”前哨
位于一号灯塔。以周围的设施作为驻地。在此处驻扎的几个人,大多都在那次事故中失去了好友。有几个人甚至希望一直留在这里,看护灯塔,以保证悲剧不再重演。其他人则在探索中时常来看望灯塔,他们则希望能把那些人的遗志传承下去。
负责灯塔的维护与管理。
大多由那场事故死难者的亲友组成。成员不固定,但至少有两人常驻。
有一点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从霓虹天空获取工业品,从传火营地获取其他补给。
入口与出口
入口
从霓虹天空或万家灯火的“港口”驶入。
从霓虹天空或万家灯火的部分灯塔向上爬以来到一号灯塔。
出口
走下螺旋楼梯以来到来时的那座灯塔。
点燃一号灯塔地下室内的篝火以大概率来到黯林营地。这种方法限定于此,是由于其他地方风过于猛烈,空气过于潮湿的缘故。(不要试了,点不着的——[已编辑],第一次探险探险队队长)

原作者:invilid_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