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护佑者

2023-05-13 16:41 作者:罗德岛战术部战术顾问  | 我要投稿

亲爱的博士:

您好。

 

淬羽赫默。该干员在现有体系下的作战能力值得讨论。

 

先前我认为该干员显然拥有足以改变环境的能力。

现在我对该看法产生了一些——犹疑。

我并不是质疑我的想法是否存在错误。而是质疑我是否应该在环境尚且未展露出端倪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确实让我感到一些——困惑。

因为环境的变化很难预测,有可能下下个sidestory就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也许等一年多才会展露出些许端倪(谁能想到史尔特尔这样的一名干员会影响到未来整个术士职业分支的处境呢?)——考虑到大部分人的短视性,以及项目组的同学是否可能根据博士们对于环境变化的反馈来修改方舟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很可能刚刚崭露头角,而后便消弭于无形。

但不管怎么说,在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之前,试图强行论证淬羽赫默对环境的影响力只会让我感到——难以从容的下笔。

所以,在尝试了数次,并最终失败之后,我选择了重新开始书写,并不再执着于论证什么。

所以这封信可以看做对淬羽赫默用法的一种思索——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这样说。

 

淬羽赫默。

目前版本中,契合淬羽赫默——或者说护佑者的主流战术选择(配队),几乎没有。

原因多种多样。不在此处赘述。

但,基于淬羽赫默特殊的机制,我认为其在当下环境中也存在许多种战术选择——

 

考虑到护佑者的模组尚未出现,结合武者模组在强化天赋方面的倾向,护佑者的模组很可能也会着手于修正目前护佑者存在的一些弱项——那么以下猜想就有了一定的普适性——对所有护佑者都适用——我不喜欢评判某一名干员的作战能力,所以以下的分析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护佑者分支的分析。

武者模组的对天赋强化提高了武者可持有的攻击速度的上限,并降低了获取这一上限攻速的阈值,猜想对同为弱模板,且天赋具备一定相似性的护佑者而言,其可能采用基本相同的思路强化自身的天赋(增加庇护的数值,并抬高获取庇护的生命值界限(从40%提升到60%什么的)。)

 

那么,接下来开始探讨目前淬羽赫默在当前版本环境下的一些战术选择。

首先是根据淬羽赫默的职业特性进行的选择。

在目前版本下,护佑者模板提供的额外生存能力对大部分干员组合都收效甚微,不过,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干员组合都对护佑者提供的生存能力没有任何需求。

不过这就要把视线朝冷门分支的方向投射过去了。

在冷门分支中,有几个并不那么冷门的分支,还算是有些缺生存能力。

这个分支就是绝食干员。

大部分绝食干员在作战过程中都拥有回复自身生命值的能力,但是显然,这点能力不足以令他们在各种环境下保持一个健康的血线——

例如,对于大部分绝食干员来说,在面对法术伤害的单位的时候,都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此时他们的生命值可能会被压低。然后,战线就会出现问题——简而言之,在面对高压波次的时候,作为绝食干员,很有可能无法保证自身血线的安全。

这个时候,淬羽赫默——或者说护佑者(此处指拥有了模组后的护佑者,鉴于目前护佑者尚未拥有模组,可以考虑暂且忽略其他干员,仅看淬羽赫默。但下文将依然写作护佑者。)的存在便有了一定的意义。

在结合绝食干员防守阵线的情况下。将护佑者部署于侧后方,保障绝食干员的生存能力,并提供些许法术伤害,这种战术可以看做是医疗干员和抗线干员组合的变种。

也就是说,护佑者和任一绝食干员的组合,等价于医疗干员和任一抗线干员的组合。(只是对于这一组合来说,他们的抗线能力要更强,常态的医疗由绝食干员自己提供,护佑者只负责在生存压力较大的时候提供庇护,外加注意好自己的血线。)

上述内容便是护佑者在当前版本的战术选择中最贴近我们常规作战的战术选择。

让我们将其标记为【绝食组合】。(随便起的名字,还请不要介意)

考虑到绝食干员在许多种情况下都存在一人单守一线的情况,这种战术选择未必没有很多应用的空间。

——题外话,不屈者毫无疑问是一个冷门模板,该模板下,仅有泥岩,斥罪,以及火神三人。(两位六星。)

而同为人数差不多的冷门模板的收割者,其人数同为三人,羽毛笔,海沫,休谟斯(无六星)。

同样的人数,却因为六星数量的碾压,不屈者的战术应用就要远远高于收割者——这并不令我感到疑惑,只是有少许唏嘘——话说为什么不屈者这么久了也只出六星干员啊。收割者和他同样作为绝食干员,都是对属性的需求很大的分支——为什么收割者就可以出低星干员,不屈者就都是六星?

 

言归正传,对于护佑者来说,和不屈者的搭配并不是核心区的作战选择。

但在当前版本下,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假使我们再将自己的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或许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别的东西。

在先前重剑手上线的时候(目前重剑手仅有两位,红票商店兑换,干员石英。标准寻访,铎铃),我就想过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重剑手作为一个自身生存压力极大的分支。从平衡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契合护佑者的职业特性的。

实际上事实也相差不远,重剑手作为一个高生命值高攻击力的分支,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补足让护佑者加入队伍会导致的队伍整体输出下降。

同时依靠自身高生命值的特点,重剑手哪怕在生命值比例较低的情况下,依然拥有不低的一击线。在这种情况下吃到护佑者提供的庇护效果,重剑手的生存能力便来到了和常规的抗线干员相等同的地步。(数据略)

 

而这种特殊的组合便可以看做是护佑者最本真的用法——配合高输出弱生存且高生命值的干员抗线。原谅文字的苍白,我无法更加形象的描述着一切——不过往好的方面想象,其他干员自身的用法也未必有多么复杂,强攻手就是抗线,不屈者就是单守一路,大家的描述都很简洁。

目前重剑手暂缺六星干员,重剑手与护佑者的配合也难以与常规的抗线组合相比较——但让石英和淬羽赫默组队,然后和之前的那些强势分支的抗线组合相比较,还是有些难为人了。

而如果将老组合的部分干员换成四星——又不免产生许多其它问题。所以在比较抗线能力这方面——就不在这里聊了。

 

另一方面,老组合中的抗线任务也不会单纯地交于医疗干员和重装干员。

战法牧体系下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重装,术士,医疗。如果想要和老体系掰腕子,那么新体系也需要找到三个适配上述职位的分支,或者让某个分支一人打两份工。

倘若让重剑手担任抗线位(重装),护佑者担任输出位(术士),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拥有强力医疗能力的分支。

因为护佑者常态下不治疗我方单位,所以护佑者没有办法担任医疗位。

 

医疗的分支可选项有很多。

但结合本身新抗线体系的特点(地面输出能力强(由重剑手提供),高台输出能力弱(由护佑者提供一些)。)那么这名医疗干员就需要尽可能的补充一些对空的输出——或者忽视这一点,专注于提供更多的治疗。

不过呢,提供更多的治疗这一点——如果我们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常态化将重剑手奶起来的分支——那还是有点难度的。而且这种能力的医疗干员,恐怕在各种战术选择中都非常吃香吧。也不用专门来新体系喝一口汤——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可以补充对空输出的医疗。

恰好我们就有这么一个干员分支。咒愈师。

这个分支真真正正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从第一个咒愈师上线开始,我就这样认为——那怕第一个咒愈师是濯尘芙蓉(让我违背只抽新干员的原则下黑键池——最后还没抽到的女人),我也觉得这个分支真的非常令人迷惑。

但如果将其嵌入到新的抗线体系下的话,那么倒是可以解释咒愈师存在的很多问题。

不过因为咒愈师的内容不是我想聊的,所以这边省略。

将咒愈师加入新的抗线体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看上去有些——别扭的新体系。

重剑手,咒愈师,护佑者。

严格意义上的战法牧体系是没办法简单的套入到这个阵容之中的。

因为这个组合在常规状态下,确确实实是由咒愈师提供治疗能力,重剑手负责抗线的。

但是如果没有护佑者的存在,仅仅依靠咒愈师进行抗线的话,这个组合的治疗压力又会非常大。常规的咒愈师完全没办法撑起作战状态下的医疗任务。

从这一角度来讲,战法牧体系的牧师的职能,是分别交予了护佑者和咒愈师两人一起承担的。

同样的,输出的任务分不同的情况,由三个分支共同承担,或者在高压时护佑者开启技能转为治疗友方干员,由重剑手和咒愈师承担输出任务。

 

但,假使我们提供一个仅存在地面敌人的作战环境,此时,针对新体系的分析就稍微简单一些。

重剑手负责抗线,同时提供可观的地面输出。(这种情况下重剑手等价于强攻手,阻挡能力稍弱。——话说重剑手的模组要怎么出啊。难道加阻挡?加庇护?……如果真是庇护的话,希望能晚来一点,给重剑手加庇护的模组相当于直接ban了重剑手和护佑者组合的可能性——也是把我的猜想放在地上摩擦。)

然后由护佑者和咒愈师两个分支一起承担输出位(法位)的职能。

同时,咒愈师会依靠护佑者的天赋进行常态的医疗行为。保证重剑手的血线健康。

如果战线压力增加,咒愈师还可以开启技能增加自身提供的输出和医疗。

到这一步位置,一切都很正常。

重剑手就是一个高输出的战士。

咒愈师就是一个可以提供额外的医疗的法师。

护佑者就是一个依靠天赋间接提供医疗(减少我方受伤也算医疗,医疗九宫格.jpg。)的——医疗。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咒愈师和护佑者似乎反转了职业定位——但,无所谓啦。咒愈师的攻击力还比护佑者稍微高点呢。

 

当然了,上述环境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环境,实际上在实际作战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个问题——远程单位的侵袭。不论是全图轰炸的炮兵,还是四处乱逛可以摸到我方高台的敌方术士。这些单位都会对我方的阵容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医疗和术士血线降低上。

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新抗线体系下。

实际上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想过是否可以依靠咒愈师(主要是焰影苇草,——话说我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咒愈师都是异格干员啊。焰影苇草,濯尘芙蓉。)来承担治疗任务,这样就可以在常规战法牧体系中省下法的位置——坦白来说,省下来的是法,还是牧,仍有待商榷。

但在尝试了一番之后,我发现这个想法还是稍微有些——稚嫩吧。

焰影苇草的治疗能力确实很强,但其受困于不会主动治疗我方单位的特点,完全无法完全发挥自身的医疗能力,依赖于敌人存在的治疗确实可以撑起战线的医疗任务,但在我方地面单位不接敌,攻击范围内也不存在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咒愈师自身的生存压力却偏偏高涨——

实际上这一缺憾也是我将咒愈师加入新体系的原因之一。

哪怕咒愈师仅能在我方接敌或攻击范围内存在敌人的情况下承担医疗任务,当不存在可攻击目标时就没办法治疗。这让她在面对远程单位的侵袭变得脆弱。

护佑者却可以紧急状态下开启技能,直接将我方单位的生命值拉回来!

这就是这个新抗线体系的特殊之处。

新体系中的每一个分支放到老体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憾,但是当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够彼此互相弥补缺憾,浑然一体。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理清在新一代战法牧体系之中的各个干员的关系和职能。

重剑手负责抗线和提供高额地面输出。

咒愈师提供输出,并在我方接敌情况下提供医疗。

护佑师依靠天赋提供间接治疗,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开启技能转变为正经的牧师进行治疗。

 

嗯,如果单纯地这样看的话,似乎我们可以用一个强力地面单位代替重剑手?

反正只要提供阻挡数和一定的地面输出就可以了嘛。

这样来看的话,如果将其换为强攻手似乎也未尝不可。

 

实际上这个想法有问题,估计大部分博士都感觉这个想法有问题,但不一定能认识到这个想法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替换重剑手的行为并没有为整个组合带来可行性上的问题。

这不是在常规战法牧(举个例子的话就是,重装,术士,医疗。)中将重装干员替换为挡一干员那样为整个组合带来的负面效果(阻挡能力下降)的行为。

而是去掉了自己的优势项——新一代战法牧体系可以为地面单位提供强力的生存特效。如果将重剑手替换为强攻手,就会导致生存特效无效化,以及输出缺失的问题。(不要说煌的输出就是比石英高,重剑手的六星还没出来呢。)

这一点事显而易见的,负面效果。

如果要让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概括一下新老体系的特点的话,我会说,老抗线体系就像是1+1+1>3。

老抗线体系就像是0.5+0.5+0.5>3。

具体时间>3还是>4,亦或者>2.5。这姑且还是有待商榷。不过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放着老体系不培养培养新体系,这个问题我拒绝回答。

 

简单的概括一下,新的抗线体系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自洽,没有去掉任何一个环节,或者替换任何一个环节的余裕和必要。

当然了,目前新体系的成员还是有些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少。不过角色数量总会多起来的。

 

以上就是全部的内容了。

如果想要再多列举出来一些护佑者的战术可选项的话,也未尝不可,只是其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很有拿出来说的必要——例如在部分情况下平替浊心斯卡蒂的二技能。例如作为深海队的挂件进一步拉高生存能力,

需要指出得到是,上述内容基于一定程度上对护佑者的模组预测的内容进行拓展思考。无模组非淬羽赫默的护佑者想要在上述配队中起到比较好的作用还是有些勉强——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

 

关于护佑者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吧。

我,我确实写不下去了。

稍后我会将几篇写出来的内容附在后面——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当做打发无聊时间的随性读物。

但我还是建议您不要浪费时间了。

 

——————罗德岛战术部战术顾问【冷漠】


关于护佑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