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via历史设定】早八乃学生一生之敌(上)
早上好,同学们。我看出来你们都很困。把课排到早上八点确实并非我本意,但这个时间段教务说必须得排上,所以就只好让我这门没用的太空史顶上这个空了。我也很委屈来着,但没办法,我也知道你们都觉得这门课没啥用。你们应该是药学系的吧?我看到第二排的同学桌子上放着一本药理……唉不用收起来,充分利用好时间资源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才刚开学吧,放松点,离期中考试还远呢。
看来大家都清醒不少了,我们说回正题。关于这门课的考试要求我都写在PPT上了,下课之后会由课程助教发在群里。这节课在正式教学大纲里是绪论部分,大概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沿革什么的,但那些东西肯定讲着讲着你们就都睡着了,所以我想讲点别的。
讲点什么呢,嗯,讲讲这个保温杯里的茶。
如大家所见,这个杯子里有几粒枸杞,还有一些绿茶茶叶。这个茶叶是地球生产的。想必大家日常都吃过或是用过地球来的东西吧?因为我们承安母舰可用于农产品生产的面积太小了,生产咱们日常吃的粮食蔬菜还来不及,像苹果、桃子这种长在树上的水果和茶叶这种饮料大多数都是来自于金星或地球。这些东西在地面上的加工厂和港口被包装好后,接着便由喷气运输船运到由舰队运营的太空电梯基座,再在那里等待着由太空电梯吊过将近3.6万公里的高度,来到同步轨道转运站那里,再分批重新打包运到各个空间站和星舰。我想你们大概已经从一些网上科普那里听说过这些东西了?很好,那有人能告诉我第一架太空电梯是哪一年投入运行的吗?
很好,请坐。正是在2205年。第一架太空电梯由联合国太空开发署于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面上建造成功并成功将三百公斤的替换零件吊运上了缆绳另一头的国际同步轨道空间站。我想,把这次运输定义为人类在太空殖民上迈出的第一步应当是不为过的,尽管教科书上通常是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太空员环绕地球的飞行定义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第一步。尽管在那之前各国和后来…也就是2167年,成立的联合国太空开发署和分别于2190和2191年成立的大西洋太空共同开发合作联盟和西太平洋太空开发共同体在那之前早已建立了太空站、通讯基站和月球基地,但那之前居高不下的物资运输成本一直是实现真正的“殖民”的障碍。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人类真正的太空殖民应当开始于运输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之时,具体而言便是太空电梯成功投入运转时,而在此之前也就是太空巴士的时代,向太空运送大宗货物所需的费用是太空电梯的三百倍,如果这一包茶包要卖三百块钱的话,我想是没有人会把它泡在保温杯里了,对吧?当然随着2380年在反物质制备方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太空巴士的运费也降低到了平民百姓也可以接受的水平,没有这个技术的突破就没有后来巨型星舰的诞生,但这就是后来的事了,我们还是说回太空电梯。
我们刚刚提到了2190年成立的大西洋太空共同开发合作联盟和2191年成立的西太平洋太空开发共同体,是的。当大载重太空电梯的技术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后,剩下的技术优化就变得简单多了。纵然联合国太空开发署已经联合了人类最顶尖的力量,但当成本降低到人们不再需要倾尽所有才能触及时,太空开发便从探索和浪漫主义领域的命题转变为了工业和经济发展领域的命题,而经济发展总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毕竟人类太空殖民并不全是被什么理想主义所驱动的,也不全是因地球的生存危机。这里就不得不顺带提一下联合国太空开发署成立早期最重要的行动目标之一,即是解决和应对地球面对的气候危机问题。这个问题在“新冷战”末期及结束后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下,到23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已基本得到了解决,当然要归功于太空电梯技术的成熟使得后来的同步轨道戴森棱镜组装成为了可能,使得人类可以按需操控地球上的气候甚至粗略的天气。在座的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戴森棱镜吧?我看到有同学笑了,是的,戴森棱镜这个大家伙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少粉丝,甚至对于我来说也一样,这个在太空时代象征着可调节和利用的阳光的家伙比太空电梯更像是太空时代的图腾,甚至比星舰更适合作为图腾……一说戴森棱镜,前排同学就不困了,哈哈,可惜我这节课只讲太空通史,想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选修下半学期开设的“戴森棱镜发展史概论”,好的好的,我们继续说。
大西洋太空共同开发合作联盟和西太平洋太空开发共同体,以下我们简称“联盟”和“共同体”吧。这两个联盟独立于联合国太空开发署的分别组建常常被人视作22世纪“新冷战”的延续——或者说原本因为联合国太空开发署的组建和共同的开发太空、保护地球、逆转环境恶化的目标而结束的新冷战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结束。但与现在的普遍传言不同的是,当时的联盟分立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引发恶性竞争,竞争态势当然是存在的,但总体而言合作比竞争更多,似乎最初的联盟只不过是单纯想找熟悉的小伙伴玩而已。两大组织的太空开发部分彼此之间更是合作更多,甚至共享部分无线电频段。
联盟当然是由地区性强国们牵头的,由于是要做实事而不是不停开会,两个联合组织都各自形成了一套领导机构。西太平洋太空开发共同体的领导机构为太空开发共同体委员会,大西洋太空共同开发联盟为太空共同开发委员会。这两个机构尽管名字相似,但组织构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啊我听到记笔记的声音了,不用记,不用记,这是本学期第四章的内容,回去翻一下书就好。我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共同体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太空开发共同体会议,由成员国总理及代表团组成,如经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成员国同意,还可以随时召开非常会议。会议每年轮流在成员国首都举行,由东道国代表团长担任会议主席。遇到讨论重大问题,举行成员国党政首脑参加的会议。由共同体会议做出的决策将由事务委员会审计和执行。事务委员会由成员国国内专门负责太空事务的部长级主管负责人及其工作小组组成,负责审计和评估共同体会议决策的细节并上报共同体会议成员审核,执行机构为执行委员会,由各国推荐的工作小组组成,并经事务委员会审核予以承认,负责审计、财务、技术评估、实施筹备、合作协调等具体工作的实施。太空开发共同体委员会的秘书处总部设在东北亚,负责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协调组织共同体会议,由秘书长和委员会工作人员组成,包括副秘书长和助理秘书长等,秘书长人选由共同体会议推荐并审议决定。
太空共同开发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联盟理事会,由国家元首、经济部长和国防部长组成,每年在成员国首都轮流举行一次首脑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大西洋议会是参与国议会之间的组织,负责代表各国议会对理事会做出的决策进行监督和审计,与共同体委员会种的事务委员会不同,大西洋议会尽管不负责决策,但其与理事会并非从属关系。从属于理事会的执行部门为各专业委员会,如能源委员会、材料委员会、太空部署委员会等,由各国相关部门的部长级主管负责人及其顾问小组组成,负责为理事会提供专业意见参考及具体任务执行上的的统筹安排。太空共同开发委员会的秘书处总部设在北欧,其功能、组成及人员遴选与共同体委员会均类似,这里就不过多说什么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翻阅教科书的第四章及第五章,大概在第110页左右。推荐大家使用第七版教材,排版比第八版舒服一些,更适合在平板电脑上看。第八版主要是针对手机用户进行了优化,但我个人真的非常不推荐同学们用手机看教材,太伤眼睛了,大家都还年轻,总不会想老了跟我一样不得不去做睫状肌修复手术吧,没有条件用平板的,找校工部租个阅读器也可以,那个使用体验着实不错,具体你们可以问问各年级的辅导员。
总而言之,那时候的“舰队”,哦不,那时候还没有舰队呢,应该说是太空开发部门吧,尚且属于委员会执行机构的一个下属部门。它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但仍然是一个需要服从于地球指令的下属部门。就这样时间到了23世纪下半叶,太空开发部门从一个个分散的空间站逐渐发展为了自主生存能力越来越强的浮空城市。如此到了24世纪,以太空食品生产首次实现自给为标志,人类在太空中真正立足了。当时人类已在月球上建立了城市,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了位于克鲁特尼小行星上的深空空间站。这时的空间站不再是货物的中转站或简单的临时性科研检测哨站,而是真正有能力生产大型星舰的深空工业生产基地。从那里走出了人类第一艘以深空殖民为目的的星舰“哥白尼号”。
当然,按现在的眼光来看,哥白尼号在吨位上甚至都赶不上现在的一艘普通驱逐舰,但它完全是一艘以长期深空殖民为目的的星舰,具备自主生产农作物和一些基本工业零部件的能力,能够确保约100-150人的基本生活。那时候两个委员会的太空部门仍然处于密切合作的状态,这一星舰和深空工厂均为二者合作的产物,24世纪后半叶的时候甚至一度出现了建立太空联合政府的思潮。接下来,羽翼渐丰的人类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宏大的目标——改造金星。
与太空相比,地球就没那么太平了。到26世纪中叶,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已接近于掏空,各国财政支付能力也接近于极限,失业、混乱和恐怖主义从资源依赖型国家最先爆发。太空部门因此必然对原本的母国伸出援手。原本界限已趋于模糊的两大委员会在地球领导部门的政策安排下自然而然地加大了对地球的输血,但这一贸易不平等现象也自然地加剧了太空部门的不满。也许之前的太空部分还因为情感等原因(或许主要是人力资源和食物进口)而愿意接受母国的安排,但到了26世纪时,在反物质制备与应用技术、高效率量子信道等技术突破的助推下羽翼渐丰的太空实体可就不打算永远扮演母国跟班的角色了。28世纪初以一小撮极端分子为首的核恐怖袭击导致地球陷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紧张状态。这一恐怖袭击被认为是有太空势力支持,目的是解除地球对太空的控制,无论真相如何,最终结果都是加速了人口向太空的流入,加强了地球对太空的安保、信息、物资的依赖。此时的“舰队”已初具雏形,只是名义上仍隶属于两大委员会和联合国管辖,实际上早已各行其是。当时最出名的一支舰队名为“天桥”(SkyBridge),名义上隶属太空共同开发委员会,第一个提出了“舰队”(asterarmada)这一称谓,用于指代天桥集团旗下包括远航探测器、空间站、矿业开发基地、星舰生产基地、人造卫星和远航星舰等一系列太空实体。不得不说天桥集团是有野心的,甚至一度主导了太空共同开发委员会在太空的大部分业务,并在太空部分的密切支持下趁着原宗主国陷于恐怖活动和经济危机时在贸易问题上发难,武力威胁其废除不利于太空的贸易政策。历史记载,2827年的一个盛夏的夜晚,太空共同开发委员会成员国的通信卫星在同一时间停摆了1024秒,之后恢复了正常,并向地球的每个角落发出了天桥集团的主张。之后,2827年太空共同开发联盟宣告解散了,天桥集团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实体一同组建了新的政治联合体,名为宝石舰队。
都这个点了,咱们休息十分钟,同学们抓紧时间上个厕所,再补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