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画饼充饥的时代,你还信吗?
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画饼充饥的时代,你还信吗?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从卖力拉车到堕入深渊,认为自己过不上好日子,身边人也一个个离去,是因为他拉车还不够努力,即便是头等车夫,最后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这是不是有点像《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文章想表达的意境?

就以目前的生活形式来看,好好干,日子真的会越来越甜了吗?反倒是,日子越来越苦就是因为没好好干吗?而我认为,勤劳只能解决温饱,富足谈何容易?
我倒是觉得边角料就要有边角料的觉悟,每个人的际遇有所不同,我至今还没有财富自由,是打螺丝的时间还不够长。
如今的社会发展,富在术数,不在劳身,我们的现在比祥子那个时代看似更好,但时代在变,角色未变。“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这本应该是激励人心的语气,可是很多人却心有不甘呐,抱怨社会的不公,唱起了反调。
勤劳致富的理论有误吗?还是文学鸡汤已经听腻了?或许,话是没错,只是普通人也已经喝够了鸡汤,不再被轻易感动。
因为不指望同甘共苦,只求那活得滋润得也不要站在制高点上凡尔赛。思想上理解正确,好好干虽然不能一时暴富,但它的确能够改变目前的生活条件。
好好干,日子真的会越来越甜了吗?
放眼望去,繁华的大都市依旧还在不停地造房子,看看那些工地里浑身污渍且汗流浃背的建筑工人,坐公交都会被嫌弃,许许多多的这号人,孙子孙女都已经上小学了,忙碌了几十年,他们仍然还在忙碌着,勤奋着,他们!没有好好干活嘛?
再看看那些大型工厂里,日夜加班的最底层工作者,月薪三千已是封顶,无绩效无奖金,管理层不加班不夜班,工资是他们的十多倍,有年终奖有绩效。这是底层工作者没有好好干活吗?
还有很多农村的人因为生活所迫,常年外出打工,以自身的劳动力换取生活物质,现在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此时的他们也有五六十岁了吧,你以为他们就可以退休养老了吗?想都别想了。
孩子们虽不走他们农民工的老路,但在城里依旧只有微薄的薪资,高昂的房贷车贷,孙辈们的教育生活开销,五六十岁的他们能停手吗?不,他们不能。
像这样的劳动者们,才是我们基层老百姓的真实写照。韩开放、许亚娟夫妇,还有无数个像葛广兵的人,真的越来越甜了吗?我想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生活没有盐,是因为没好好干吗?
现代社会的动力来源是属于80、90年代的人,他们刚踏入社会工作,物价房价就像水涨船高,物质资源早已被上一辈人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脑袋瓜分,十几年的时间,留下来的残余还剩多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烦恼迎面而来。
情感纠纷、结婚生娃、房贷车贷、工作竞争、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的巨额债务等等,几乎每一条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看似是活得好好的人,其实他们早已透支的了身体,透支了信用。
就算是光鲜亮丽的白领上班族,那些也是正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十一二点,我常常在马路上经过时,都能够看到几乎有一大半的办公楼,都还是灯火通明,他们没有好好工作吗?
再看看工厂打螺丝的那群年轻人,初中文化,中专毕业等等,有种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事实,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干着反反复复的流水线工作,枯燥且乏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月薪顶峰可能才7000元,绝大多数也只有四五千。
一群吹着空调,聊着天玩着手机的人,告诉车间田间汗流浃背的人,告诉工地里马路上疾驰穿梭的打工人,好好干,交社保?这就等于给底层人民灌输心灵鸡汤。
我最赞同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无耻,就是你靠祖上享受了所有的红利,却转脸对我说成功全靠努力。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财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
就好比这个退休养老金,为什么有些人月收都有一两万,比上班族都高?有些人只有一两千,甚至一两百?更可笑的是压根就没有?拿着一两万的人是功臣吗?
为什么有些人年薪百万千万,有些人还在打零工维持生计?为什么有人住庄园别墅,有些人却住着四面漏风的房子?
为什么有些人飞机游艇,有些人只能步行,自行车电动车?为什么有些人全球旅游,有些人连这个城都没出去过,是穷人真的不努力吗?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现有的能力,要承担超越能力的事,很多人都表示,请不要再用什么《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来画饼给我们充饥,我们不想做这个时代的骆驼祥子。
我觉得应该改革的方向还有很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真的《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这是整个国家富强的精神支柱。人口数量到达顶峰,再从顶峰逐渐衰落,这就是社会发展已经在退步了,与科技发展无关。
总结一下,你就知道
小时候一直以为勤劳能致富,长大后才知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从某些角度来分析,勤劳致富堪比童话,虽然也会在现实中上演,只是概率比较小而已。
富人的富不是一代人的努力积累,穷人的穷也不是一代人不努力的结果,所以,即使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财富,若干年后,依然会有富人和穷人的差距,自然会有领导人和底层人的区分,全世界的人类都是如此。
我倒是认为,好好干而不是无脑干,我们光吐槽了鸡汤不好喝,实际上不好好干不更完蛋?因为不好好干,热饭都吃不上。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好好干也得看个人怎么理解,《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文章标题一点儿错都没有,妥妥的宣传正能量,只是有时候咱们把主体意识混淆了,成了无休止的抱怨。
倘若自己做点小生意,动脑子多用心,好好干不挺好的吗?上班族也是一个样,动脑子做业绩赚提成,空暇之余找个副业赚外快,不也很好吗?只有不动脑子的人,一个劲地埋头苦干,躺平抱怨才是最愚蠢的,做事遇事不将就,富足与平淡,取决于你自己。
别人再怎么议论,再怎么给你灌输文学鸡汤,你不喝,他们也不会把你怎么样,懂得做自己,办该做的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抱怨这抱怨那,想想看,其实你抱怨谁都没有用,无法改变你的出生,改变你的现状,别人也不会可怜你的心情,给你提供任何帮助。
过去无可挽回,未来可以改变,可以追求的东西太多了,人才会忘了自己最想要什么,勤劳的工作可以让你温饱,而你却因周围的环境因素,强求需要更好的物质生活。风浪越大,鱼越金贵,想要的更多,风险也就同等存在,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应,人生路是一步一步踏实走出来的。
房子车子,其实并没有人逼迫你去购买,爱情与物质挂钩,你也可以选择不要那所谓的物价买卖,以正确的生活消费观面对自己,命苦不要怨社会,该怎么活,想怎么活,亲生父母都无法替你做出决定,从始至终,能够决定此生的只有你自己,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