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阙诗听《天元应龙》简评
《天元应龙》简评:
这首在目前阿音首发的五首歌里,个人感觉是整体效果仅次于《巫山归梦》的一首,朱鸽老师编曲的功劳很大。如果仅仅从曲来说,相比前两首《玄鸟生商》《伏羲画卦》,除了曲风更为轻松与俏皮外,这首歌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这三首的作曲各有各的优点,但都没有达到《巫山归梦》那般直指人心的层次与厚度(只能说《巫山归梦》YYDS!)。但这首歌的编曲无疑是重大的加分项,除了弦乐和古筝的主音solo十分出彩外,吉他、贝斯、钢琴、鼓点的铺垫配合也极具吸引力,尤其是鼓点的层次感。比如在间奏与尾奏的solo后半段都加入了有点类似双踩的鼓点效果,达到了极佳的听觉体验。另外,尾奏solo部分《红昭愿》的变奏也很有意思,相信不少人都已经听出来了。丰富的编曲构成使整首歌兼具民族、古典、流行、摇滚等多种音乐类型的气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至于本首歌的词作,明显是配合曲风的婉转俏皮对山海经中“应龙”这一形象作了艺术上的改编与再加工,使之更贴于亲切、活泼的“人性化”面貌。歌词中的“应龙”仿佛走下神坛,其性格在通俗化的形象与表达间更为鲜明可观。这一层,既是作词者龟龟老师对“应龙”的独到理解与诠释,亦是她创作风格及理念于歌词上一种很显著的映射。
最后说一下,应龙“创世”“灭世”的说法来自于网络上的杜撰与融合,从考据学的角度来讲并不准确,而“应龙擒无支祁”的说法也颇有争议(《太平广记》记载擒无支祁的庚辰是否即应龙尚无定论)。不过,歌词中也说了:“她神色淡淡,无所谓被谣传。”原始神话里的“应龙”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已很难有个精确的究述,它终是一个虚构而生的先古文学形象,而非一个推动历史进程的确凿的实证,它的生命,是在后世的演化中不断延伸的。总言之,这些神话乃至杜撰、改编本身终究是一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崇拜,而我们在沉醉于瑰丽想象的同时,仍然要回到“人的本身”中来,毕竟“以人为本”才是中国传统价值中最核心与根本性的内容之一,这也是我认为歌词中将“应龙”形象充分拟人化最大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