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目前所拥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2022-02-01 15:38 作者:Therions楚治酶以  | 我要投稿

  某天坐在车上,偶然听到父亲说要回老家过年,不是回母亲的老家,而是父亲的老家。


  我很意外,从小到大,我完全没有在那里过年的记忆,今天突然提起也没太大感觉。不过之后父亲说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没回过老家过年后,我虽感到惊讶,但也想得通。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的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在我出生以前。老家的房子也早就卖了,家里没有老人自然没有回去的动力,所以以往都是回母亲的老家过年。


  据父亲说,奶奶是在我母亲怀我的前一年,某一个冬天从楼梯上摔下去,随后就摔死了。并没有什么好笑的,人老了就是这样,身体比想象中要虚弱很多很多。


  但我的爷爷,至今在我心中都是一抹神秘的色彩。


  ……


  我家住在贵州省黔东南,我父亲的老家用侗语喊作“高维”,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从小在城里长大,侗语自然不会说。


  父亲是高维村土生土长的人,不过那里似乎还分大寨、小寨一类的,我不大清楚,反正父亲是在那里长大的。父亲有五个兄弟姐妹,我爸大概排第四第五左右那个位置,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有一个比他小的妹妹。按道理我应该喊姑姑,但是我一直用侗话喊她,喊作“垢”,侗语一直是没有文字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据说后来发明了侗族文字我也不太关注,又或者不是这样。这不是重点。


  那时候总是很饿,饭也吃不饱,衣服也是长子穿不了的给次子,自然也没什么衣服穿。父亲家算是比较贫穷的,爷爷常年在外面闯荡,最多偶尔寄一些钱回家里,奶奶一个人把父亲他们拉扯大,奶奶待人严格,父亲怕被训所以很听话,但还是逃不掉因为姑姑无故哭泣而被奶奶打的命运。


  小学浑浑噩噩,不会读书,只知道要去上学。父亲也是如此,但是他不知怎么的就是特别想读书,或许是因为大人说读书好,又或者是听奶奶说了爷爷的事迹。


  爷爷是一位诗人,而且什么都会:木工、打铁、雕塑、画画之类的,侗歌肯定也会唱,琵琶也会弹。现在家里都还有爷爷生前留下的诗集,没钱出版所以全都是用信签纸和毛线包装起来的,看起来脆弱但是包得很紧。遗憾的是我从没有打开来看过,但我知道爷爷获过奖,在四川省。


  父亲小学毕业了,但还是想继续读书,可能是想出去见到爷爷,或者是别的。他离开高维前往贡寨,那里有初级中学。父亲没有钱啊,只能边打工边上学,周末回家从早上出发得到下午才到家,那时没有修路,父亲都是爬山回去的。到家也只是带一些能放很久吃很久的食物或者配菜,腌鱼、酶豆腐之类的。学校虽然提供饭菜,但是需要学生提供柴薪,而且饭也不是很多,配菜也很清淡,基本吃不饱。父亲不上课时,不是去工地挑砖拌水泥,就是去山上砍柴。那时他才十二三岁,力气小,经常得四处换地方搬砖。


  这怎么可能学得进去?吃一餐担心下一餐。父亲成绩很糟糕,但还是想着读书。初中毕业后,就进到县城去一中读书了。


  可情况丝毫没有改变,还是吃不饱饭,还得担心学习。因为父亲是考不上一中的,但是因为父亲很听话,初中班主任帮他找了个关系进去的。


  好在父亲认识了两个朋友,还结拜了兄弟。其中一个叔叔他的父亲在水泥厂工作,父亲时不时就去那里帮工,但是也不好意思经常去,因为那里是不收人的,这意味了他得分自己一天的工钱给我的父亲。父亲明白这样不行,但是穷啊,真的很穷,哪里顾得上这么多?那时候县城还在建设,很多砖房都只是打好地基,父亲几乎哪里都去过了。现在都还对我说过:这些房子都是你爸建的。


  高二的一年,父亲回了高维,准备去打工的时候,爷爷回来了。据父亲说,那是他第二次见到爷爷。


  “是哪个?”爷爷这么问。


  “锡江。”


  “哦,是国文(父亲的小名)啊。”


  父子俩就像陌生人一样。但我觉得也不至于没有感情,不过父亲说那天他和爷爷大吵一架。不知道为什么。


  据父亲后来说,当时爷爷事业处于低谷,他和父亲上学时的状态一样,到处帮工,抄字,发表作品。看起来顾家但实际上连自己有几个孩子都记不得了。父亲当时是无法理解的,只觉得爷爷不爱这个家。


  但我看来是无稽之谈,一个不爱家的人,怎么可能定时寄钱回来,至于寄信,我只能说奶奶不识字,没这个必要。但我还是少说点吧,我自己没有亲自经历过那个年代。


  后来爷爷就又离开了,父亲也没想到,这是见他的最后一面。


  父亲考上了凯里学院,尽管补习了一年。到了凯里学院后开始尝试搞家教,好像又找到了什么稳定收入的工作,已经不用这么努力的打工了。于是开始体验校园生活,学毛笔,学打球,这些都是从这时开始的。毕业后回到县城去当教师,教的是英语。


  明明上学的时候英语最差,现在却去教英语,其实挺好笑的。


  1992年,父亲收到噩耗,爷爷去世了。


  父亲后来了解到,爷爷因为屡屡碰壁,生活无望;或者说怀才不遇。开始怀疑生活,这时有人来对他说,在成都有什么宝藏。爷爷信了,就这样进入了那个组织。


  按道理是不会信的,既然信了一定是对生活非常绝望了吧。


  那个组织其实就是个cx组织,爷爷被骗了进去,干了十多年。父亲赶到成都时,只是收下了他的骨灰盒和生前留下的几本诗集。


  再到后来认识我的母亲,奶奶去世,就到我出生了。这些故事是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有一次喝醉酒,母亲又在外面出差。他拉着我谈话,给我说这些故事,然后让我好好读书。


  我依稀记得父亲谈到爷爷时,眼里闪着泪光。他绝对不恨这个一生只见过两次面的父亲。


  ……


  下了车,到了高维村。


  我也是分清了大寨和小寨,父亲是住在小寨的。开下坡时,父亲指着远处一个高坡,对我说那是他以前的家,也不管我有没有看清。


  现在只能寄人篱下,父亲的大哥有两个孩子,因为父亲读书,结婚晚,和我同辈的两个哥哥,孩子都已经读小学了。我们到了其中一个哥哥的家里住下。


  高维我虽然也来过,但是从没有来这里过年过。四周都是第一层砖房第二层木房的屋子,没有什么侗寨的感觉。但也还算古朴,我很欣赏。


  除夕夜,我大伯,也就是父亲的哥哥,做了牛瘪和血红,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菜。


  父亲说这个像奶奶做的,只是那个时候最常做的是米拌菜和腌鱼。父亲看起来很高兴,我也很开心。


  父亲很久没有这么由衷的笑过了,我明白,目前我所有的生活都来之不易。我能够住在县城,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都是父亲在我这个年纪拿命换来的。父亲家六个子女,只有他考上了大学,其他兄弟姐妹要么小学毕业,要么小学没读完就不读了。


  吃完饭,我往屋外走去,村里除了主干道以外都没有路灯,但是幽暗的星空与寂静的农村组合在一起,格外的美丽。我那素未谋面的爷爷奶奶,是否也循着饭菜与香的气味,来到这里呢?


  2022.2.1


  Therions


目前所拥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