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设定-物质四态
声明
本篇提及的设定并非笔者原创,而是来自@风羽Sylph 的小说《我的深空》的启发。
原文(位于“档案-35 护甲”章节)如下:
“所以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还是图样图森破。”老羊人推了推眼镜,从旁边的书架上拿起了一本厚重的书本翻开,“物质种类繁多,但它们都有基本的四态。”
“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吗?”女孩眨了眨眼。
“所以说这就是不看书的结果。”老羊人看了看她,然后把手中的书本某一页给她看,“物质的四种基本存在状态分别是方块态、掉落态、存储态和展示态。”
………神特么物质的四态!

方块态/放置态
物质的重要状态,这一状态的物质通常被称作“方块”,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方块一般处于“世界网格”中,仅有下落中的重力方块、被活塞推动的方块和被移动结构(机械动力)带动的方块能脱离世界网格。一些研究认为世界网格与万有引力和趋方力有关。
流体也是一种方块,不论是流体源头还是流动的流体都属于方块,只不过其特性与固体方块大相径庭、且部分流体可以与非完整方块在同一格内共存而已。
请注意,空气也是一种方块,在本世界观下空气被视为全体积、摩擦系数几乎为0、流动性为0的流体,对于有大气的星球而言可以无中生有地产生,承载着大气导热系数、气温、大气成分、气压等星球大气属性。
此外,虚空——尤指不会受到虚空伤害的“浅虚空”,存在空气方块的虚空变种“虚空空气”,而会受到虚空伤害的“深虚空”则不存在任何方块。
而星球之外的太空,通常不被视为存在空气这样的基本方块,因为在太空中世界网格会失效,方块可以以自由形态存在;但也有理论认为太空中存在极为特殊的无网格方块“真空”,或者说空间架,是真空零点能的来源(有研究表明“真空”与虚空存在联系,真空零点能可能来自虚空能量)
掉落态
通常,方块被破坏后会变成掉落物,物品被从存储空间转移到世界中也会变成掉落物,这是最经典的掉落态物质。掉落态的物质全部都是实体。
掉落态物质其实还包括弹射物实体,比如射出的箭矢、扔出的雪球、扔出的鸡蛋、扔出的末影珍珠、发射出的火球等。掉落态物质的实体,其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不相等,导致同一重力场下它们“所受重力加速度”小于生物类实体。
方块掉落物的大小是0.25米×0.25米×0.25米,边长正好是原方块的1/4;而物品掉落物尺寸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与方块掉落物尺寸差别不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掉落态物质表现出的是表观质量,且受到的重力加速度较小,所以几乎所有掉落物的等效比重都比水小,因而除了极个别例外,所有掉落物都可以通过水流运输(没错,包括铁块、金块)。
〖注意:本世界观下,掉落物就像打了物理掉落模组一样,有接近于现实的物理效果而非原地漂浮旋转;此外掉落物实体并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它们只会被爆炸、铁砧、熔岩等外部力量摧毁〗
部分方块(指基岩类、刷怪笼、强化深板岩、紫水晶母岩等)虽然存在掉落态,但无法用常规手段将其转化为掉落态(可以用特殊手段,此处不讨论),所以有时被视为“无掉落态方块”。
展示态
介于掉落态和存储态之间的特殊状态。
不难理解,被放入展示框(及其变种)中的物品是展示态的。除此之外,被放在一些展示性方块(如各种物品架、工作站、展示基座)上的物品也是展示态的。
一个特殊例子来自机械动力模组,机械动力中,放置于“开放性存储空间”,即置物台、传送带、工作盆等方块上的物品通常被视为展示态,有时也可以视为存储态。
同样的,拿在手上的物品也是介于展示态和存储态之间的状态,只有从手中丢弃的物品才会变为掉落态。
展示态物质的尺寸是可调的,通常放入展示框的物品看起来会比拿在手上时大一些,而放入合成格的物品会比拿在手上时小许多。
与掉落态物质类似,展示态物质的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也是分离的。这导致物品的手感重量比其表观质量还要轻,但用力挥动以感受其惯性质量时,又与表观质量相同。
存储态
物质被放入存储空间(如物品栏、箱子、潜影盒等)时,转化为存储态。存储态的物质易于运输和处理,绝大部分自动化科技都基于存储态的物质。
同样的,流体被从世界中收集进入储罐等存储空间时,这些流体处于存储态——没错,包括炼药锅,正是如此炼药锅才有一些奇怪的特性。同理还有匠魂炉,其中的流体是存储态的,因而几乎不表现出流体性质。
存储态物质不表现出质量,或者说质量为0。因此潜影盒与箱子等存储方块只表现出其本身的质量,与内部存储物质的内蕴质量、表观质量都无关。
存储态物质的极端是AE和RS等推出的“存储硬盘”类,它们能大量存储单种物品或流体等。这两个模组也因为对存储态物质的管理和利用而名声大噪。
〖如果配备了多重压缩方块模组,将整个星球都化为存储态也不是不可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