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棠的碎碎念】关于人生使命的探讨...


—— 开篇 ——
可能是因为最近天气的原因,
没有太阳晒了,
朋友们大多又开始会有些抑郁了...

从命理学的角度来阐述:
癸卯年,乙卯月,卯木之炁旺盛,
如果八字中有和卯木出现刑冲害等地支,
例如:子水,辰土,酉金...
极容易出现地支交战,
导致卯木受伤,
而卯木在人体内代表肝功能,
而抑郁和迷茫——“ 肝郁 ”
所以大家最近要“少私寡欲”注意养肝护肝呀!

但抛开命理学来说,
随着这些年疫情的发酵,
导致社会现象:
“ 就业 ”和“ 收入 ”面临很大的挑战
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迷茫”等情绪在这几年的生活中常常伴随我们...

所以这些天来找庸棠所问之事的主题都与 “就业” 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说到就业就不得不展开一个话题:
—— “人生的使命” ——
记得庸棠的一位师者曾经说过:
“每个人在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看过对应的人生剧本,也都有各自的使命”
那么姑且可以认为,
我们在完成这个“使命”完成之后,
就可以 “功满德就,神升上界” 。
是不是非常像一个“模拟人生”的大型游戏:
通过不断的完成任务,积累积分,最后通关游戏,兑换奖励...

那么我们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倡导:顺其自然;无为而为...
佛家倡导:以出世的思想去入世;注重修心...
这些传统文化都在告诉我们,人生的课题是 “ 修行 ”
这里插一些题外话:
前些年接触的很多 “ 修行人” ,
他们倡导,修行是积累福报的最快方式,你不修行就是没有 “ 福报 ”
我至今不理解,这个 “ 福报 ” 到底是如何判断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
难道上天真的会因为每天抄经,打坐就格外垂怜于某人嘛?

—— “修行” ——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态度:
修行是可以在自己命运格局允许的范围内,提升自己的轨迹高度...
在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 因果定律 ” 之后
庸棠有了一些新的观点:
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人事物,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曾经种下的 “ 因 ” ,
也就是面对各种事件时自身的 “ 选择 ”
而 “ 修行 ” 修的是自身的德行,德行是 “ 道 ” 的体现。
在人事物的选择中,尽量问心无愧...
(就算有,也要不要让自己产生后悔的情绪,不如多想想如何在下一次选择中进行避免)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璧》
静下心来反复思考自己的心性、行为是否影响德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难道不是已经进入修行的状态了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很难做到每次选择都问心无愧。
那么就需要尽量让自己在每次选择中都慎重思考,
这需要很大的智慧...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净矣——《清静经》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几乎所有的经典都在告诉我们,
清静心的重要性,
而清静,自然就是不被负面情绪所 “ 缠绕 ”
保持一颗纯良的心态去所思,所行...

那么,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就非常重要了。
实际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都是自己或他人强行施加的,
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人,都告诉我们:
要努力,要努力赚钱,努力学习,要照顾好身边的人!
但庸棠要说的是:
可以不用这么累,你已经很努力了,生活中并没有这么多人需要你照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这是孟子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没有际遇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照顾好,这就是对自己生活最大的尊重。
下面我们来看看魏晋时期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人生哲学
在已经穷困潦倒到需要邻居、朋友的救济之后才能保证温饱,
他依旧还能写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他为自己创造的一篇祭文:
《自祭文》:
我这一生虽清贫,住得昏暗简陋,
常常断炊,寒冬无裹身衣物。
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
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
闲暇时看书弹琴,冬天晒晒太阳,
夏天沐浴清泉。
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
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我过得很快乐。

——结语——
陶渊明的洒脱我们都很向往,
却很难学会,这个世界上身不由己的事情很多
但心都不由己,身又如何由己呢?
最后:
祝大家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尽量让自己洒脱的面对遇到的困难,
少些后悔,多些爱~
这不正是对生活的尊重嘛。
每一个不曾开心的日子,都是对生活的辜负...
祝大家平安喜乐~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庸棠的玄学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