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博朋克作品,谈谈我以为的红移


文/社区成员 众筹参与者 老舰长

中式重科幻不是对中国文化内容的堆砌,也不是重工业风格的中国化,它本质上是属于社会主义科幻的。但是社会主义科幻不是讲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在未来世界大胜利,社会主义科幻应当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幻作品。
在我们深入探讨中式科幻的叙事风格之前,我想先以赛博朋克这种类型的科幻作品为例,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科幻文学的一般叙事方式。赛博朋克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高科技,低生活”,在这类作品中,高科技往往出自各大科技公司,而“低生活”则反映在作品中描绘的广大平民生活。
以《赛博朋克:2077》系列作品为例,其世界已被几家巨头公司瓜分,其中荒坂公司占据了夜之城。不论是衍生动漫还是游戏本体,都是围绕这些情节展开。主角们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攀登至顶峰,热血沸腾的故事情节,令人心潮澎湃。然而,在达到顶峰之后,主角们却常常在荒坂公司面前败下阵来。
这样的模式在大多数赛博朋克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主角觉醒后,勇往直前,独自闯进垄断公司进行猛烈冲击,然而最后,一切依旧,最多就是荒坂公司被替换为其他大企业。它似乎寓言着勇者在击败巨龙前匆匆隐于山林,或者勇者尽管化为灰烬,但他的传说仍在江湖传颂。

相比之下,《星际迷航》等作品描绘的是人类进入一个光明的未来,他们成立或加入星际联邦,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尽管我们对如何实现这个美好的未来仍然一无所知,但这类作品更多地展现了人类共有的勇敢、进取等美好品质。至于那些主要讲述科学概念的科幻小说,我个人觉得,将它们归类为科普小说也未尝不可。
因此,我认为这些其他类型的科幻小说要么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要么是解释一些道理。它们的设定是为了讲好这些故事而产生的,而非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讨。至于它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许就在于把现在发生的事情用一个宏大的视角笼统地讲完,读者可能会对主角的优秀品质有所感触,但基本上就此打住。
这就是我对非中式科幻小说的理解,而接下来我将会和你分享我的中式科幻小说观察。
在我们讨论中国科幻如何讲故事之前,我们可以先瞥一眼近几年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系列呈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无论是其中的“饱和式救援”还是“尽可能带最多的人离开”的主题,都让人会心一笑。这种笑意并非仅因为这是中国、中国人拯救地球的故事,或者因为其中浓郁的中国风情,更多的是源于我们十分熟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被呈现在了荧幕上。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许多世界科幻作品中,可能都是相当罕见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后续出版的《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详细揭示了这种与西方经典叙事不同的视角。《流浪地球》电影从一开始就立志打破西方的叙事格局,其世界观极度贴近现实。这里的贴近现实,并非指每一项科技都是基于现实中的科学理论,而是说其中的个人、组织,以及国家的行为与发展,更接近事实。从B站上《流浪地球2|“启航之前”预告》宣传片的弹幕和评论区,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贴近事实的展现。
举个例子,《红移》WIKI中的《美国内战》词条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其起因部分从金融、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三个角度进行解读。一方面,美国似乎不断获得成功,但这只属于美利坚的金融资本成功,而这种成功建立在对美洲其他国家无情剥削的基础上。因此,不仅仅是美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美国的不满,就连美国的公民也对美国表示不满。于是,当厄斯卡组织举起革命的大旗时,无数的人响应,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美国的战争。然而,厄斯卡组织复杂的成分也为后续社革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式科幻并不只是中国文化元素的堆积,也不仅仅是重工业风格的中国化。其本质是带有强烈社会主义分析方法的科幻形式,属于社会主义科幻。社会主义科幻并非只讲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在未来世界的胜利,而是描绘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幻作品。中式科幻讲故事的方法,应该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引导下,展现事件的发展脉络,并给出问题的答案。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保成功的办法,但是在胜利来临之前,谁又能知道哪个方式会最终取得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