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徐光启版《几何原本》对“面”的定义可知《几何原本》是中国血统

2021-12-25 19:26 作者:鹤翼锋翎  | 我要投稿

原作者:青华道人

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kwNzIwOA==&mid=2247491289&idx=1&sn=a8d22f646d77f2e1f04669de4262b42a&chksm=e85b5d3edf2cd4289d3ebbf2d6689df78fe75f54e9ad429a377ccf044788a21b6a6ba97e9870&scene=0&subscene=91&sessionid=1640390848&clicktime=1640390864&enterid=1640390864&ascene=7&devicetype=android-30&version=28001057&nettype=cmnet&abtest_cookie=AAACAA%3D%3D&lang=zh_CN&exportkey=A2LWRoKmW0gBwGXkblJoxvk%3D&pass_ticket=WjJjtUYRB4ecJZRKrA6SuvgdD8ZHd2Kbzhtly4CvSfGWmq60nKlBLWFxJZfktYvF&wx_header=1


       徐光启版《几何原本》第一卷第五条定义:“面者,止有长有广。”这是说面这个概念,只有长和宽,却没有厚度。

       徐光启版《几何原本》中对面定义和中国古代算经中的定义具有高度一致性!从中可以看出,徐光启版《几何原本》直接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算经知识,这些定义在长达数千年的数学史(根据目前考古资料,真实的文明史数学史还要更长)长河中始终不变如一,并不是孤立的个案。

     《小尔雅·广诂》:“大巾谓之幂。”
     《周礼·天官·幂人》:“幂人,掌共巾幂。”又注曰:“共巾,可以覆物。”

       《说文解字注》:“(冖)覆也。覆者、盖也。从一下(缺字见下图)。一者所以覆之也。覆之则四面下垂。广韵引文字音义云。以巾覆。从一下垂。莫狄切。” 

       下面这件陶罐出土时周围散落西周蚌鱼,鱼嘴向上。可能是在埋入墓中时,罐口覆盖有布巾。这块布巾在古代称作幂,四周坠着蚌鱼,既美观又实用。

       河南平顶山古应国墓葬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批铜鱼散布在棺椁之间,应是棺帷缀饰。这和上图中的西周蚌鱼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个覆盖东西的大巾就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幂”的源头。

       清初梅文鼎在《三角法举要》中是这么说的:“面有方圆各种之形,皆有长短,有阔狭,而无厚薄,故谓之幂。幂者所以冒物(覆盖物件),如量田畴界域,只论土面之大小,不言深浅。”由此可见,彼时,幂就是面,而幂积就是面积,面积是二维度量,可以用两数相乘(包括平方)表示。一个只有长宽,没有厚度的幂和徐光启版《几何原本》中对面的定义吻合。

       刘徽《九章算术·方田》章求矩形面积法则中作注道:“此积谓田幂,凡广从相乘谓之幂。”就是说,一块田的长和宽的乘积叫作田幂,即九章中所说的积步,今天说的田的面积。李淳风又作注道:“幂是方面单布之名。”这正好佐证了上楼中对数学中幂的来源的猜测。一大块没有厚薄的田地(面积)不就像一块盖在大地上的大巾吗?!

       李淳风在公元656年《九章算术·勾股》 章中作注道:“此术以句、股幂合成弦幂。……,减此差幂于矩幂则除之。……”可见幂是矩形或者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面积的时候就是边自乘。

       再看一道典型的勾股题,徐版《几何原本》第一卷47题中也说:“……,自乘之数曰幂。”所以徐所说的幂和《九章算术》中幂的意思完全一致。


从徐光启版《几何原本》对“面”的定义可知《几何原本》是中国血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