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关于整理漫展相片

在广州海珠区的琶洲漫展2023 CPSP的第二天 (内/外场) 拍了将近2500张照片,文件大小约90g,当天相机用了快2个电池,好多文件需要整理下啊,真是按快门一时爽,后期哭唧唧。晚上挑选图片也很费时,花了一个晚上也才检查整理了一千多张,还有另外一千多张没有检查,任务堆到第二天去了,惨呐

导入到LR开始一张张挑选了,发现有的图对焦没对上+光线不足且ISO爆了,看这虚化的人像,巨大的噪点,真令人糟心啊,哎~~~~~~

白天主要在内场3馆拍摄,室内的光线是比较昏暗的,发现场内有多处灯位,这会我学聪明了hhh,有灯光的地方就有我!四处去蹭机位蹭灯光,希望能留下些什么。

发现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ISO跑到1600也会有较多噪点,不利于放大细节,后续可用P或者M档自助调ISO了吧(尽量要大光圈为妙)拍摄稳住以便多进光(防抖防模糊)。或者搞个补光灯,有条件的话直接上灯架了hhh。
关于摄影有句话说的很好,摄影被称之为”用光的艺术“,或者把"钱用光的艺术"哈哈哈,开玩笑了;还是说回光吧!光照环境对成像确实影响好大啊,虽说有的相机宽容度特别好,通过后期也能把亮/暗部细节拉回来,但如果能够利用好前期的光,那也是最好的了。


像我第一天在外场拍coser时就因为过曝(ISO爆了)的原因,导致拍废了很多,其实我当时也不会调各类参数,就用AUTO模式,看到喜欢的coser角色就去咔咔咔按快门,说来惭愧。第一天我在外场的江边栏杆旁的道上逛,当时午后阳光还是比较晒的,整体光照强烈,多数逆光/背光拍摄,而在漫展第二天的室内场,它的光照环境就比较昏暗了,有几处固定的灯架光源,还有窗边的自然光可用,其他多数区域都是偏暗的。如果这时没有打光,拍出来的细节和颗粒,可想而知了。
一路走走拍拍,不知不觉到17:00散场了,人群鱼贯而出,走出琶洲展览中心的馆外,还是意犹未尽呢!内场已结束,而外场江边逐渐热闹起来。只见有人陆续向场外的江边走去,此时,傍晚的风也逐渐吹起来,一扫在内场的闷热,整个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春天的风夹杂着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凉意,时间仿佛就此定格在这里,相信这次的广州2023 CPSP漫展足以让许多人留下难忘的回忆了。
我想,我会记住这两天的

(声明:本文的照片内容仅为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作商业盈利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如果冒犯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