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天价鞋,可能就是鞋贩子割韭菜的结果
今天早晨九点,丝绸黑脚趾发售,据说全球货量是75000双,但是在各大平台上看到的都是陪跑的消息。
很多朋友都表示,提前打开抢鞋软件,到了九点钟一秒不到全没了,然后就是官方温柔的消息提示。

其实,不止是这一次,很多sneaker一有新品都准时准点去抢,但能中的次数寥寥无几,对于特别喜欢的球鞋只能加价在别的渠道购买。有的朋友可能觉得自己就是非洲人,脸黑没有那好运气,但事实是只要你加价就能买到鞋,真的仅仅是运气问题吗?
这几年,随着球鞋市场的升温,Nike的突袭、限量搞的是风生水起,确实是让一部分消费者只可远观而无法入手,可观来讲球鞋入手难,价格高,根源在Nike,但促使这个情况不断放大的却是那些割韭菜的鞋贩子们。

就以前段时间火热的倒钩为例,全球范围内发售的数量在50000双左右,但不好意思,在国内的成交总量短时间内就达到了60000双。 大家注意啊,是成交总量是60000万双,这个数据背后的意思就是,在国内的大部分倒钩,并不是私人持有用来上脚的,而是在不断的进行交易、交易再交易,经过无数的中间商,将价格炒起来之后,就有我们看到的最终“市场价格”。

那问题来了,在市场上不断流通的鞋子,谁是背后的推手呢?如果说是普通的球鞋爱好者,潮人,那么在自己拿到鞋子的时候应该上脚或者是收藏起来才对,不可能将鞋放到市场上去继续流通,那么,短时间就能达到巨大的成交量,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局面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其实这个所谓的成交量,有很大一部分的成交基本上都是假的。那有人就问了,这个答案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或者说这么做假的的意义是在哪儿?

在球鞋圈,有很多的球鞋群,看起来是球鞋爱好者的交流群,实际上进群会发现,他们就是以炒鞋为目的,鞋贩子们交流信息,定价的聚集地。他们在通过第三方软件将鞋抢到手之后,拿市场上去炒。这个炒可不是简单的叫价,毕竟做生意都得看行情,所有的价格都是基于行情给出的。
而现在Nike的各种复刻出的又太多,太快,在其他鞋出来之后,他们囤到手里的这批鞋很可能就没有之前的那么热,没那么热赚的钱就不是最多,所以想要手里的鞋达到利益最大化,那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市场行情“做”起来。

所谓的行情怎么做?在一个圈子里,只要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个价,或者说流通的鞋就是一个价,那就是行情,为了抬高行情,球鞋贩子们的交易就开始了,就像某宝刷单一样,疯狂的成交,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将价格推上去的同时,交易量也就爬了上去。 当鞋的价格达到一个阈值时,球鞋贩子们再一起将这些鞋抛售到市场上,完成收割,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一些球鞋刚刚出来的时候非常的疯狂,甚至到了千金难买的地步,但是当你“好不容易”入手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发现,这双鞋偷偷降价了。有没有在某宝上看着好评的商品,入手了突然发现,东西和评价相差特别大的感觉?

说白了,现在球鞋市场如此狂热,一双比一双价格要高,除了人们经济水平的增长,Nike等品牌的营销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鞋贩子干了割韭菜的行当,从经济利益角度无可厚非,但从热爱和情怀来看,这些人就有些无耻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辛苦抢鞋的人来说,更让人无法接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