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戊(拆字说)
论利益,戊(拆字)
利益,以前的国人是不直接说的,铜臭;
现在做销售的也不大说,概念有点儿大(他们都直接报价,你要是询问,他就马上说成本和人工什么的)。
真个儿要是说,不如拆开来写一写,来得牢靠。
利,剡也(尔雅),就是削尖了,锐利的。
益,增也济也,就是渡、救、赈、接。
近代开埠以来,缔造了不少新词语,
这么一个有“个人气息”的词,可能是在无数次的交易过程中被确定了的。
利益的核心是人的私意,人的私意得到满足,必须以谈利益为前提。
但是一个人未免势单力孤,孤掌难鸣了,于是有着共同需求的人,在某种环境下,
一个一个地自动结成队,排成行,
我愿称之为“雁阵现象”,
就像那样,排成雁阵飞,比独自前进更有动力呀!
因为前面,不久的将来,是温暖的南方。
同样的方向,同一群大雁;
在得到他们各自需要的东西之后,
难免各自单飞;
在未来的一定时候,他们又重新排列成队。
在这个意义看,人和大雁倒是挺像的。
那么这种随机的组合会不会过于松散,以至于经不起更大更多诱惑的驱使呢?
我想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了。
比如一个家庭,夫妻两个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照顾得好,儿子不照顾老人,
儿子想得到老人的房子而总是挑毛病,和妹妹闹,
结果在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下丑态毕露。
(前一阵子的事)
再比如康熙帝下边的几个儿子,互相争夺权利,在大块头儿(太子)在的时候,暗中使劲儿,
大块头儿被废黜了,几个皇子又重新编队,互相争斗,
让老爷子头痛得很哪,
所以康熙必然是辗转反侧,痛心疾首矣。
在大的诱惑面前,人们总是挑最好的,他们的动作是如此得整齐,不用号令;
在阳光下或是黑暗中,人们或多或少地相信“正义是站在自己一边儿的。”
“因为我如何如何…”
读者先生们,有时候我们说,正义不是主观上定的,对吗?
佛教徒常常把因果挂在嘴上,我想可以用一用(这个东西)。
因为…所以…
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放弃,所以得到?因为得到,所以失去。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拧巴,但是事情偏偏那样发生了?
有些人处在事情的漩涡中,不知道“这tm是怎么了…”
可是当他有朝一日脱身出来,
(因——果)看得是那样清楚。
悔之晚矣!!
那么处在浪潮中的人到底能不能保持一份清醒呢?
我想说,有时候,利益不是最优选择,推动它的那个动因才是。
(6.10第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