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国时代"曹老板"的原配丁夫人其身后的丁氏家族(下)

丁斐的儿子丁谧,在少帝曹芳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魏明帝曹叡去世,留司马懿和曹爽为辅政大臣。二者之间出现长期的争权的阶段。曹爽的名望根本无法与司马懿抗衡,他选择拉拢很多同乡和被曹叡罢黜的浮华名士为党羽,其中就包括这个丁谧。丁谧、何晏、邓飏是曹爽的三个重要党羽,在历史上的风评较差,被评价为"台中有三狗"。后来曹爽被司马懿击败,丁谧也跟着曹爽陪葬了。
丁冲、丁仪、丁廙父子
再说丁冲、丁仪、丁廙父子。丁冲也是曹操创业时期的重要人物,只不过被史料所"忽视"。丁冲并非和曹操一起起兵的谯沛武人,他其实是东汉朝廷的中都官,做过黄门侍郎、侍中等官职。东汉兴平二年到建安元年(即公元195年到196年),汉献帝刘协终于从李傕、郭汜的魔掌中逃出来,辗转安邑返回洛阳。
此时东汉朝廷的局面是:杨奉、韩暹与董承、张杨(四个人都是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功臣)互相对抗。这个时候丁冲想到曹操,给曹操写书信让他赶紧来迎接汉献帝。等到汉献帝迁到许县许冲成为司隶校尉,这是一个权重很高的官职,也算是曹操对丁冲的回报。可惜丁冲这样一个人物,他的死因却很尴尬,居然是贪酒喝死的。
丁仪和丁廙是丁冲的儿子,因为曹丕破坏了丁仪与清河公主的姻亲,因此丁仪颇为忌恨曹丕,兄弟俩转而投向与曹丕形成竞争关系的曹植。大家都知道曹丕和曹植的争斗,二者各树党羽,曹丕有陈群、司马懿、吴质等人的支持,曹植有杨修、丁氏兄弟等人支持。最后曹植失败了,曹丕成为皇帝。曹丕对曹植的党羽进行了残酷的清洗,丁氏兄弟也没能幸免于难。
三、被史书刻意淡化的丁氏家族
从上文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丁氏家族无论是关系,还是他们的政治贡献,都与曹操集团有很深的联系。然而在《三国志》中却只将夏侯氏、曹氏合列一传,完全忽视了对丁氏的记载。现在大部分的关于丁氏人物的记载,要么是被裴松之引注的其他史料的内容,要么是一些负面的形象。比如支持曹植但失败的丁仪兄弟;被曹操所废黜的丁夫人;支持曹爽失败的丁谧。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丁氏在政治投机上的完全失败。
首先丁夫人与曹操诀别,于个人而言确实是出了一口恶气,但结果却是丁氏失去了作为曹魏外戚的机会,简直是拱手相让;之后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储位争斗中,丁仪兄弟又站错了队,最后换来所有男丁被杀的下场,丁氏的势力又受到削弱而被压制;后来丁谧好不容易抱上曹爽的大腿,结果曹爽也失败,丁谧被夷三族。三次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全都错过。
总结:经过两次打击的摧残,以及政治上的打压,丁氏的势力大概已经变得非常衰弱;而丁谧作为曹爽的党羽,司马懿曾经的对手和迫害者,陈寿作为晋臣,他在修史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到司马氏的立场。一来没有显赫人物和家族势力,二来陈寿要符合司马氏的立场,那么《三国志》中刻意淡化沛国丁氏的情况也就是很好理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