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实验方案设计遍地是雷,你同意吗
实验方案设计是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创新性”和“可行性”则是合格的实验方案所必备的2个关键点。
理论上来说,及时跟进最新的科研动态、充分的前期调研、大胆的科研假设是提高科研创新性的主要思路,而结合自身资源、谨慎的方案设计则是提高可行性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实中的科研实践则总是比理论来的更复杂,我们受制于各种因素,面临着多种制约和挑战。
以下是我们列举出的部分常见方案设计的雷:
战略篇:
1,不知道有新热点可供选择,仍然在关注竞争最大的方向和相对过时的热点,比如近年来细胞焦亡、铁死亡已经逐渐替代细胞凋亡和自噬等;
2,同一个研究热点,在小疾病方向勉强还可以做,但是在关注度高的大疾病方向已经近乎淘汰,比如以各种非编码RNA研究出发的ceRNA机制等;
3,新热点有听说,但了解不够深入,处于机械性模仿和抄作业阶段,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比如绝大部分非编码RNA不具有物种保守性,也就是说非编码RNA的研究原则上不能跨物种(部分miRNA除外)。
4,或出于主观的省钱,或出于客观的遗漏,方案设计中出现少量细节遗漏,按照审稿人的要求重新检测指标,实验几乎需要重新做一遍;
5,做了一部分实验,但是结果不符合,需要调整方案甚至完全更改研究方向:
6,标书中标了,当时设计的一些高端、酷炫的实验内容,从可行性角度需要重新评估优化;
战术篇(以细胞实验为例):
1,尽量避免培养难度高细胞(比如,部分原代细胞、神经细胞和干细胞)、细胞要做鉴定(STR鉴定、干性鉴定、分化能力鉴定等);
2,不知道哪株细胞好养,可以优先选择文献报道最多的细胞系;如果该细胞系依然不好培养,可能是细胞老化或者冻存、复苏操作失误,建议更换一个采购渠道;
3,涉及到细胞模型构建时,尽量将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都做上,否则最后审稿人要求补一组,则很可能整个实验都需要重做。另外,一定要验证构建模型是否成功;
4,基因敲低的细胞转染可三选一:siRNA(需细胞容易转+费用少+沉默时效短)、shRNA(需细胞容易转+费用适中+沉默时效长)和shRNA慢病毒感染(难转染的细胞+费用较高+沉默时效长);
5,细胞加药实验,不同公司、不同批次、不同纯度的药物作用效果差异很大,文献报道差异也较大,注意文献中的用药单位及浓度梯度设置;
没有人能天生擅长某个具体领域,我们的方案设计团队也是基于上千项方案设计的案例积累出方案设计的经验,最终我们将这些经验汇聚成上百页的 “方案设计注意事项”,后期将逐步汇总,请保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