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家重要的不是手,是屁股

2020-04-27 22:04 作者:中图网  | 我要投稿

写作到底能不能教。这是一个在各种公共领域不断被讨论的问题。

首先要承认,爱读书的人大部分都有写的欲望,但是否具备“写的能力”,如果没有经过学习,恐怕就只能凭借天分。

在长久的同文字打交道的时间里,我越来越深的感受是,比起“怎么写”,更令人头疼的恐怕是“写什么”;而比起“写什么”,更令人头疼的自然是“怎么开始”。


如果您也曾经尝试写点什么,那您想必非常了解这种痛苦。科伦·麦凯恩在“给青年作家的信”中这样写道:

恐怖的白纸像收缩塑料膜一样裹住你的头脑。说自己遇到写作障碍,这种借口太容易了。你必须坐到椅子里,和那种空白搏斗。不要离开你的书桌。不要抛弃你的房间。不要出门去付水费电费。不要洗碗。不要去看一眼报纸的体育版面。不要拆信。在你确认自己战斗过、努力过之前,不要以任何方式让自己分心……

作家是那个最不想把屁股放进椅子里的时候还把屁股放进椅子里的人。”

(本段翻译来自陈以侃老师《在别人的句子里》一书)

其实闭上眼睛回忆,在读书时,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写的作文,我们就这样痛苦过。

但那是一种可以“逃避”的痛苦,因为老师会教我们如何应付考场作文,现在的孩子们坐在考场上,也往往非常明确的知道,开头要怎么写,填充内容的案例要怎么选,文章亮点应该怎么突出,结尾要如何升华。

可如果是我们自己想写点什么,又不知如何下笔,就是永远无法“逃避”的痛苦,没有阅卷老师,只有读者的审视。这意味着没有标准答案和得分规则,只有无数可能存在的被误读和被解构。


写作是一种表达。当教人说话的书都频频登上畅销榜时,各种《写作课》塞满书店也就更加不足为奇了。在翻了几本“写作课”,包括剧本等特殊类型的创作方法书之后,我的直观感受是,写作无法教,但可以学。

除了学着“把屁股放进椅子”,还要学更高的行业标准,学更深入的写作体验,学习如何填满自己又如何掏空自己。

那些写作课的老师或许非常厉害,但他们拥有的弹药和你从来不同,他们轰炸目标的精准和彻底往往令人惊叹,但最终如何抵达,还是要你自己试着去一稿又一稿,改到弹尽粮绝。


在豆瓣平台上,约翰·迈克菲的《写作这门手艺》一书下,读者短评中有这样一则令人动容:

读的过程一度觉得烦躁,觉得这是本自夸文集,没有太多接地气的技艺可以借鉴。但越往后看,才越是发现这不是一本工具书,而是如书名所言,讲写作这门技艺本身。那种对于写作的笨拙与忠诚实在是让人泪目。

“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都是不能教的”。这是王尔德说的,而他总是对的。但在这句话的缝隙里努力一下,总能找到一点自救的绳索——无法教的东西,却可以学。

今天想要跟有相同爱好的书友们分享的书,就是上面提到的两本:《写作这门手艺》和《给青年作家的信》。是两本很经典但很少参加活动的书,刚好赶上全场活动,感兴趣的书友们可以考虑入手。


写作这门手艺


没有约翰·麦克菲的鼓励,就不会有《江城》。——彼得·海斯勒

在《写作这门手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中,麦克菲不仅分享了自己充满曲折、刺激和陷阱的写作故事,更是坦承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授非虚构写作这门课程中累积的经验与想法。

他的文章随性但专业,充满了对如何确立主题和结构、写作技艺、采访技巧、甚至写作所用工具等方面的经验之谈。他将写作看成是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也正是这种理念,让本书变得异常生动。这是读者期待已久的一堂大师课。



给青年作家的信

本书是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科伦·麦凯恩探讨写作和人生的散文集。在这本睿智、凝练、迷人、充满幽默感的书信集中,麦凯恩征引自己多年的写作和教学经验,从写作技巧、写作习惯、写作者面临的风险和陷阱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同时也传达了自身对小说创作理论的深刻思考。


作家重要的不是手,是屁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