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性的枷锁》21-26

2022-06-28 10:35 作者:sykc1235  | 我要投稿

       《人性的枷锁》二十一到二十六。更理解了作为孩子或者说人性的一种想法。
       菲利普在英国已经压抑得待不下去,经过他的抗争玻金斯校长和牧师终于同意他去德国读书。玻金斯最后夸奖菲利普的聪明和对他的重视,其实这里菲利普已经快要动摇了,但是因为不想被他人嘲笑他的懦弱,所以他拉不下面子说留下来,他心里想得校长再多劝一句他就顺坡下驴放弃离开的想法,但是校长的耐心也已经见底,菲利普还是要走了,这时候他有一种迷茫并没有觉得反抗之后的畅快。所以人的相处也是博弈,有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表达别人在你心中的重要地位,多夸奖。同时也是有分寸,点到为止,各人都有各人的路要走。其实想呢,就算玻金斯校长多说了一句菲利普被打动留下来,那他会不会后悔,随着时间过去,他心里也会有一根抗争但没成功的刺,心中难免留下怨怼。
       菲利普在德国的生活总体来说是实现了他不想被别人管束的愿望的,有起床的自由,有自己做事的自由,而且文中对于德国小镇环境的描述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美丽的大自然真的是很好的治愈良药,菲利普看到这样陌生美丽的风景觉得他太幸福了。当你自身和现周遭的环境已无法让你轻松的时候,不妨换个地方换换心情去看看地球的美妙,这也会让人心旷神怡。

       菲利普的几位老师都很有来头。读到介绍几位老师和菲利普所住的公寓同住者这里比较大的感受是,想到一首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每个人都能对文学社会政治有自己的看法和作为,都读过很多书对各种典故如数家珍而有很深的古典内涵。这点让我很惊叹,反映出来作者的圈子其实一开始就围绕着知识分子,他周围的人动不动就是剑桥牛津,比较差的退路就是回英国当一个大学老师,甚至菲利普如果留在原来的学校他也会自然而然地上剑桥,他们都已经是很高的阶层了。其实菲利普还是幸运的,虽然父母去世但还有亲戚抚养,也基本愿意尊重菲利普的意愿,愿意给菲利普读书的机会和时间,菲利普在这里也学得很多,读更多优秀名著,念更多语言法语德语等等,这其实是一个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人。

《人性的枷锁》21-2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