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打卡”不好?

2023-07-14 21:48 作者:希声碎碎念  | 我要投稿

我们非常喜欢用打卡的方式督促自己学习。
为了跑步可以做个打卡,为了坚持健身可以做个打卡,学英语也可以打卡,学编程打卡,学画画打卡,学AI打卡,万事都可以打卡。
打卡是一个好方式,可以督促我们坚持下去,并且有时为了更好地督促自身,公开打开也是一种他人监督的方式,并且如果成功坚持下来了,那么看着打卡的记录,也非常容易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但是打卡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导致目标错位,我们很容易陷入为了打卡而打卡。
我们在打卡的过程中很容易忘记初心:我们的初心是为了掌握知识,是为了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不是为了得到一张打卡表。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情形:虽然设定了每天的打卡计划,但是某天因为事情较多,或者不舒服等原因,没有坚持做打卡事项的动力,此时就很容易敷衍打卡的行为。比如本来设定的目标是每天看二十分钟书,虽然没有状态,但是为了能成功打卡,只能一边走神,一边草草地坚持到二十分钟,甚至时间不到就安慰自己,然后打个卡,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中断。
这就是打卡最大的缺点:不想坚持的时候被逼着坚持,虽然坚持了,但是效果其实等于0,我只是收获了一个心理安慰罢了。而且为了不中断打卡,还背上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解决方法是什么?
第一,每天的目标要低。
比如本来设定的是每天读书半小时,那就改为每天读一页书。本来设定的是每天背三十个英语单词,那么设定为每天看完一篇英文文章。
把目标降低,让目标非常容易完成,卸下心理的包袱。
也许有的人担心目标设得这么低,那岂不是成长得太慢了?
慢就是快。
我们要改变,这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着急,非常容易设定过于苛刻的目标,但这个时候身体的状态却没有完全适应,最后大多数的结果都是:时间一长,咬牙痛苦地坚持,但是忽略了真正的目标,最后沦为形式,为了打卡而打卡。
而设定较低的目标的好处就是先让我们的身体适应这个行为,先养成这个习惯,让这个习惯几乎没有被中断的可能。一旦习惯养成了,那么如果要往上增加难度则随时可以增加。


第二,坚持不重要。
这里说的坚持不重要也许容易造成歧义,但我想表达的是:偶尔中断完全没有关系,我们没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机器人,每天都必须坚持打卡,一旦中断就导致挫败,然后全盘放弃。
实际上这就是为了规避打卡的一个重大缺陷:打卡到了后面,变成为了追求完美的打卡表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负担。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状态,我们要允许自己偶尔偷懒。
只有偶尔可以偷个懒,喘口气,我们才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毕竟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自己,那偶尔有几天不学习,不锻炼,难道知识就会消失吗?


第三,放弃打卡的形式,注重记录和反思。
打卡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拍个照,做个记录,就算完成了。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的,当我们不想坚持下去的时候,打卡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形式:只要打个卡就等于完成了这件事,但完全忽略了这件事对我们最终的目标有没有帮助。
比如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设定了每天背三十个单词的打卡计划,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无法坚持下去,为了不让打卡中断,就开始敷衍这个行为:简单看一遍单词,然后读一遍,脑子里想一遍,写一遍,就当是“背住了”,完全忽略了明天之后我们就会忘个精光的事实。
取而代之的,我们可以每天记录下自己今天做的行动的反思和感悟。
没有字数要求,几句话,哪怕是几个字都是可以的。
比如可以记下今天背了几个单词,背的过程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难点和容易分心的行为。
反思是观照自己,是看清自己,是不敷衍自己。


最后,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打卡”,如果你在进行的打卡行为中,能避免以上的缺点,那么打卡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行为。

为什么“打卡”不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