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概念、框架与关联

1.天天写中国化的理论有什么意义,怎么建构,但就是不做,那是没用的。
2.不要拿西方的概念乱比附。思考一个概念的核心,目的都是什么。
3.农耕文明,人口流动性低就容易生成地方社会网络,但是城市的流动性高,就不容易形成。
4.从简短的报道里就可以看出社会学的研究问题。
5.人情面子在地方社会网络中起到了货币的作用。
6.一个人的生活意义就是让自己在地方生活网络中有面子,彰显自己的价值。(现在从地方生活网络转移到互联网了)
7.林语堂用官员举例,给出了非常生动的例子。
8.脸面-面子起源于人们在羞愧之时,脸上的生理表现。
9.脸是个人表演塑造的,面子是他人认定的。
10.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对于脸面观的模型是不一样的。
11.西方人讲情,讲的是个人感受。中国人讲的是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12.没有面子,就没有人情;没有人情,也没有面子。
13.中国人天然地处于社会网络,从而使得它即使失去了自己的人情或面子,仍然有机会通过关系,通过第三方的帮助来获得人情和面子,这就叫看在“xxx的面子上”。
14.而一个人一旦获得了面子,是无法独享的,独享恰恰说明了他没有面子。
15.个人的表现是为关系服务的。
16.一个人的面子是通过“脸”得到的,那么当一个人“不要脸”的时候,就会被社会抛弃。(儒家)
17.日常用语进入社会学分析框架,那么就体现了社会的运行方式。
18.人情和面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异?

19.面子比脸重要(他人给的比自己努力塑造的更重要);关系运作比个人努力更重要;权力是关系运作起来的关键。
20.人情和面子成为了一种视角之后,就能理解评奖是怎么评的,领导是怎么批评人的,制度是怎么设置的。
21.人的脸面观需要有名有姓,而在互联网上,你就变成了阿猫阿狗的符号,或者一串数字,那么全网都骂你,骂的也只是阿猫阿狗的符号。而开盒以后则不同。
22.在本地做官是没法避开人情的,从而难以确保制度。而就孔子思想来看,本身就应该放过一些亲人,亲亲相隐。
23.中国人的人情和面子是不会消失的,你就继续内卷下去吧。

24.去掉人情和面子不是遵守制度,而是冷漠。人情和面子的反面不是制度化,而是冷漠化。
25.如何最小的努力获得面子?小恩小惠。
26.个人努力得到的是脸的资源;社会背景关联着面子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