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三十九篇 小人自有对头 恶人自有恶人磨 惹不过 还能躲不过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三十九篇。



2010年12月7日王铎1646年作草书诗卷手卷以人民币2240.00万成交;2015年11月30日王铎1643年作草书《为长正贤契临阁帖卷》以人民币1916.00万成交。
王铎(公元1592年—公元1652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洛阳孟津人,王铎官拜礼部尚书, 官 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王铎生于乱世无法报效国家,明末的时候,奸臣魏忠贤当道,据说,“九千岁”魏忠贤为了流芳百世,给自己留名史册,给自己涂脂抹粉。组织人编纂《三朝要典》,让王铎当主编,被王铎一口回绝。由此得罪奸臣魏忠贤。满清初年,王铎因是明朝旧臣仍然得不到重用,还被乾隆修史的时候写入《贰臣传》。在这种情况下,王铎不得不沉溺于自己喜欢的书画艺术研究中,有此成就了王铎。成就了王铎的神笔。王铎认为艺术创作就如做衣服一样,要懂得按尺度裁剪,舍不得分割裁剪,锦缎即使时尚华美,也不可能成为有用的服装。王铎为了避祸,有个安静的环境,专注于书法的练习学习中,经常告诫身边的人说 :“小人自有对头,恶人自有恶人磨;惹不过,还能躲不过。” 据说,王铎当礼部尚书时,满朝官员中都认为他的字写得好。一天,皇上要他写个“天下太平”的匾额。王铎不敢全写,故意把太字少些了一点,留着让皇上画龙点睛。皇上听后高兴的说,还是一个人写完最好,于是王铎当场提笔蘸墨,“刷”一下,飞笔投向了匾额,“大”字已然变为“太”字,这一点点得恰到好处。皇上大喜,御封王铎为“神笔”。自从,神笔王铎火遍大江南北。中国明代文豪钱谦益在王铎的墓志铭中说:书中的凤凰啊!你就这样飞走了。你笔下跳动着龙蛇,指臂间藏着鬼神。你笔飞蝌蚪,穷尽书体,无人能及。你是嵩岳降下的神灵,是黄河献出的龙图。你以歌咏为鼓吹,以文章为寝食。生前谈说抱负,你总以不朽为追求。虽然你已逝去,千年吐气还能白虹贯日。
近日,来到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探寻王铎故居。在门口看到有个新修的王铎故居,以及东边的王铎旧居,先进旧居看看,眼前的是一个大门,门上有砖雕的图案,只见旧居老砖老瓦,砖都粉了一部分,进了大门是个院子,院子右边的房子已经塌了,主人在里边种上菜,对面是个老房子,有立柱,有窗户,还有裂缝,使上房显得有些岌岌可危。左边是2间厢房,厢房门口挂着王铎艺术协会的招牌。在古色古香的王铎旧居信步,有种穿越到明末清初的感觉。从旧居出来,走进按原貌修复重建的王铎故居,王铎故里座北向南,南临老城大街,是一府深宅大院。首排为临街前厅,面阔5间深进三间,曾是管家、服役居住之地;院中央为东西厢房,门前左右,置有石狮,高大雄伟。再往前就到了中堂,曾是王铎会见高级官员、挚友亲朋之地;东西厢房分别为王铎三子和四子的居所,四进院东西厢房曾分别是王铎的长子与次子的居所,后堂是王铎艺术创作的地方。正中间的上房是王铎父母所居住的屋子;左右两侧分别为东秀阁和西绣阁,是王铎两个女儿的起居场所。王铎故居为五进大院,整体为明清建筑,以前屋、客厅、中堂、后堂、后屋为主线,配以东西厢房,构成每进庭院的单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