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峰|水墨之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艺术家简介】

李毅峰,著名画家、学者。1964年生于天津,就读于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艺术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行业评审专家。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武警指挥学院兼职教授、天津画院特聘画师。
出版有《一峰画集》《一峰水墨》《一峰画语》《李毅峰画集》《大家经典——李毅峰画集》《信笔直扫》《会心处不在远》《谦谦峰骨澹澹书生》等十余部个人画集及"毅峰说"等百余篇论文。
【作品鉴赏】
中国画创作的起点在于直观知觉。直观知觉的意义在于真实地表现人内省的精神意蕴。自觉内省应当说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种精神行为,具有理性意味和生命意义。它起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把握,是一种灵魂与生命内质的运动和显现,是一种更纯粹的生命感觉。水墨正是演绎这种生命的感觉。(摘自李毅峰《我的艺术观》)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只有接受人的信息,才能被人接受并赋予自然以意识。线语言的山水表现正显现出人之文。线的轨迹是人生的轨迹,线的高度是认知的高度。石涛:“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里天地宽”,黑墨团中“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摘自李毅峰《我的艺术观》)

中国画不仅是一种绘画,或更简单地称作一种水墨与宣纸的笔墨游戏,而是一种包含了历史的、社会的、人文的诸多因素在内的大文化。它对于一个画家的要求不仅是否熟练地掌握笔墨技巧与造型方法的问题,而是要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敏锐的灵感悟性和脱俗的精神境界。我在创作中只是遵循了这样一种创作模式的艺术规律,尝试着把“水墨”与诸多文化因素的关系和冲突强化,以达到冲突中的融合及反观历史与自然后豁然开朗的达观。(摘自李毅峰《我的艺术观》)



线是中国画最具典型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最典型是因为它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与完善的表现方法,成为几千年传而统之的通行符号;最有文化内涵是因为这一通行符号是建立在汉字文化的基础上,而这一基础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在社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的认识与实践的产物。(摘自李毅峰《我的艺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