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散文一则

2021-09-14 06:02 作者:山海欧内酱  | 我要投稿

 初中毕业的时候,看到临近搬家时角落箱子老旧的儿时的玩具,那时体会到了承载着儿时珍贵回忆的感觉;是的,就和你在缠绵文艺的电影和惆怅万千的散文里感受到的那种感觉一样。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文字上体会到的,只能代表你在文字上体会到的,它始终和切身体会不同,当然,这也是人类文化的本质所在,电影之类相同。

  简言之,回忆过去而体会的“感动”,一定需要一个具体的事物的,且你要有些时日未曾见过它,待到你与它重逢,由它想到了它,由它,又想起了她,由她又想起更多,此时,你哭了,或者你笑了,抑或是你双眼微泛,嘴角轻扬。总之,你感动了。事实上,这也是我一直想追寻的东西,但事实上,如此浓烈的切身体会的感动,仿佛一直留在初中之前。

  并不是 因为对此感到可惜,但我确实稍微纠结于此。首先,我会想,是否因为我的高中大学时日过短?不是的,这和我在这个阶段未曾感受到并无关系;是否因为见识涉猎广泛些,不以为意之前值得留心之物?有的,但不止于此;是否,因为我没有时日过长的重逢?

  仿佛是的,想见的东西,任何时间都能见到,而近些年的珍重,也仿佛都在因特网上,扒拉出来看看它,更是十分方便,未曾我到情不自禁的地步,我早已翻来覆去瞅它好几遍,就比如高中的ppt,时常便会抱着重温与渴求感动的动机,反复观看。但事实上,我并未在感动上得偿所愿,这很自然。更甚,我在毕业不到两个月的最近,掏出临毕业拍的片子寻求感动,自然是失望透顶,这其实在观看之前就已然知晓。

  不过,这自然就像憋了很长时间再去厕所的舒爽,想必也只会有精神有问题的抖m才会随时能排泄的状态下去憋它个几个来回,这终究是好事,就像旅居他乡无法归家团圆,在现在交通如此便捷的今天,也仿佛变成了没啥根据的借口。

  如果我是一个但求“感动”的偏执之人,那么也可能真的会控诉这个社会,刨去一些见识短浅的心智低下的人,也感觉会有真的对事物另一边无所谓的人,并以此作为无法忽视的黑点,尽情去控诉世界。你无法赢他,因为这件事它确实存在。为何这么想,因为我仿佛印象中有不少这种人,或者,我的本质就是这种人,只是理性告诉我,不行,以致形成反射,因为我实实在在十分可惜,现在我能够勾起回忆的事物越来越少,回顾四周,似乎每人都是如此,那么“感动”是不是会越来越少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

  每个人的人生精力不同,感动的那个点自然不同,我讲述我的悲苦追忆,自然会让并未与我有相似人生轨迹的人感觉无病呻吟,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追忆,而我无法感同身受,我能做的,就只有尝试去理解,尝试去“经历”,就仿佛读书。至于那些真的没有感动与追忆的人,便真的只能是败类吧。

  至于为何说我并不十分可惜,自然是只要我还在追求感动,那它,就还在。

  是的,所以我是一直笑着的 。


随笔散文一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