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ocumentory《我是张根硕》:跟着主人公,体会读评论的复杂心情

2023-06-28 21:11 作者:箫笙悠游  | 我要投稿

《我是张根硕》今天上传的内容,像是阶段性汇总报告。

让主人公本人在摄像机面前现场恭读视频下的各路留言。

分享日常,也分享面对形形色色评价的反应,而且不是只读好评。

因为主打一个真实,光是清一色的好评,只会感觉套路与刻意。

其实,有一些并不在展现优美语言的评论,倒是能品味出留言的真情实感。

在搜索栏,输入“我是张根硕”的字眼,跟着后面出来关键词,比如牛杂碎汤,他很高兴这是一种推广出去的成果。

读到有人说“我根本不喜欢,也完全不关心”的留言,他也萌生了灵魂式的发问。

“既然不关心不喜欢,但为什么还必须要去留言来表达出来”

嗯,通常来讲,遇到不喜欢与不关心的内容,可能直接无视,更像正常的反应。

但偏偏现在有很多网民,对于不喜欢与不关心的内容,也必须发表一下粗略扫过的观点。

直接说不喜欢还算言辞达意,更多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粗犷语言,才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

往往大家说得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却在穷追不舍与争论不休,相当离谱了。

有人评论说,不满意节目的制作人员,要求换掉摄制团队。

不知道节目组成员听到这种评价后,是不是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张根硕直接问起制作导演的心情如何?

虽然镜头只是给了一个导演的背影,但通过张根硕的大笑,也像是看到了对面的尴尬表情。

不满意就换掉啊!?

不过,怎么说呢,再专业的观众,比起他们觉得业余的摄制组,在术业有专攻上,也很难真正体现专业度吧。

这种指点江山的霸王硬上弓,还是能免则免比较体面。

有一些评论,还是说出了某些心声的,比如,“你应该介绍下装备与露营地”

对对对,我还在等露营那期的后续呢,如果可以多多介绍下各种新颖的装备与神器,也是一大乐趣。

“请一定要设置评论”,一些公众人物,实在无法忍受恶评,就会直接关闭评论区。

但如果内心足够抗压的话,其实开着评论,也能洞悉各家百花齐放的语言系统。

提问?回答。解释了很多遍,但还是有很多无动于衷。

某些陈年的问题,问一次答一次,但若干年过去,还是要解释一遍又一遍,张根硕씨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是听不见吗,是选择听不见。

能承受一些无中生有的评价,渐渐淡忘与不去特别理会,一笑而过,也许也是人生的一项修炼课程。

不用刻意躲避,因为很多评论无孔不入,当躲不掉,也只好正面对视。

节目里,也提到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却似乎已经有去过当地的熟悉。

张根硕见到留言有涉及这方面,以“虽然没有去过曼彻斯特”为例,但听到与之相关的歌曲,脑海自动就会勾勒出当地的景致。

的确是这样,听觉会影响视觉,“歌也可以用眼睛去听”。

张根硕处在现在的年龄,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想去做。

有评论又提到“虚势”这个如影随形多年的评价词语。

但他也有了另一番新的解释,作为男人,所谓的“虚张声势”,也许也是展现胆量与抱负的形式。

青春年少期想要舒展出的文艺范,就是虚吗?反正一路看来,也一边说着,一边实现了规划。

当然,也可以觉得这是废话,张根硕很喜欢读评论的环节,希望以后多办几期。

读评论的心情,虽然复杂,也可以放平。

documentory《我是张根硕》:跟着主人公,体会读评论的复杂心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