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电影里天真烂漫的小朋友都去哪了?

先是解构童年的概念(滥用词汇),追溯童年的历史来源,把“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少这一个问题转换成创作与现实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影视创作者对当下“真实”的童年了解不够深入,未能在创作中体会。其二是当今环境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下孩子相处群体的成年化(提供一个不同的观点,现实中我感受到因为学校、托管班、课外班等的长期存在,儿童相处的机会仍然很多。因为网络空间的发达,许多少年儿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群体,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客观上,网络的部落化使青少年【儿童的上网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与成年家长代沟增大,青少年群体中代沟也在增大。),现代化加速带来的竞争压力向应试教育中渗透。